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通讯员耿晶晶、杨子雯、黄鑫)“这儿的‘阳光玫瑰 ’品种葡萄,甜味醇厚、色泽光鲜,是纯绿色无公害食品,我专门带着家人朋友来采摘、品尝。”9月12日,枣阳市太平镇泽恩水果种植园内,河南南阳的游客王丽带着家人开心地体验采摘乐趣。
泽恩水果种植园老板肖国超2014年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返乡创办了枣阳市第一家专门种植“阳光玫瑰” 葡萄的家庭农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合作,培育了100亩“阳光玫瑰”等高品质葡萄品种,采取“互联网+采摘”的销售模式,深受市场欢迎。致富不忘邻里,肖国超主动将种植技术传授给村民,辐射带动当地葡萄种植户16户,种植面积达460亩,吸纳富余劳动力就业92人,每人年均增收6000元。
据悉,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枣阳市注重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辐射、示范、引领作用,着力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上下功夫,依托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每年有计划地对全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分层分类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各地产业发展的实际,“洋专家”与“土专家”授课相结合,既有课堂教学也有实地讲解。此外,枣阳市委组织部门还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后续跟踪培养服务,定期上门进行产业发展指导,确保每名乡土人才都能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
新市镇邓棚村致富带头人苗成永连续两年参加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班后,成为当地种桃专家,经常把学到的果园管理、果树修剪、科学施肥、防治病虫害等新技术,无偿教给乡邻,带动当地3万多亩优质桃发展。车河管理区车河社区特色产业人才李万强看到当地很多农户还没完全掌握稻虾共作技术,顶着烈日,为农户传授稻虾共作技术,成为车河社区稻虾共作的“领路人”。
数据显示,两年来枣阳市已举办农村实用人才培训40余期,培训3000余人次,内容涵盖农作物种植、果树种植、水产养殖、休闲观光农业等领域,全市1000多名农村实用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 “领头雁” 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