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鄂城网评大赛66】漫评:峒山村蹚出一条融合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7日09:02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东临浩渺梁子湖,西接千年武昌城,鄂州市鄂城区峒山村在乡村振兴大潮中,以农文旅融合为支点,撬动沉睡的乡村资源,书写着新时代的“归园田居”。曾以传统农业为主的村庄,通过打造“峒山”区域公共品牌系列农产品,探索出一条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共生共荣的发展道路,为长江中游乡村振兴提供了鲜活样本。

串珠成链,绘就生态旅游融合新画卷。山水为脉,田园为基,生态旅游的融合创新正在重塑乡村发展格局。峒山村以“山水、田园、文化”为经纬,将万亩虾稻田、水杉林与古村落串联成“诗画长廊”,打造出现代化农业种植、基地体验、乡愁记忆等多元业态。这种“生态+文旅”的融合模式,不仅完善了农村“四好”公路、投资兴建垃圾回收转运站、无害化卫生公厕等基础设施,更激活了自然资源的多元价值,实现从“村庄”向“景区”的迈进。如今,村集体年总产值达1.6亿元,集体收入超过500万元,人均纯收入突破3.6万元。城乡资源在生态底色上实现“双向奔赴”,两者融合不仅是对自然资源的创造性转化,更是通过产业链延伸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乡愁为墨,勾勒乡村体验经济新意境。乡愁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内核,亦是体验经济的核心驱动力。春暖花开,鄂州峒山村栖客露营基地迎来大量客流。每到周末游客来体验垂钓、农事采摘,土鸡蛋、武昌鱼、稻田虾等特产供不应求。这种“深度体验”式旅游不仅唤醒了人们记忆中的乡愁,更以现代化表达重构了乡村生活美学。体验经济的纵深发展,需要场景的精细化营造,让“乡愁”成为可感知、可消费的文旅产品。正如乡村体验作文中描绘的“拔萝卜、采茶叶”场景,乡土生活的真实触感,正是现代人群追寻的“诗与远方”。

聚势赋能,奏响品牌价值提升新乐章。品牌价值是农文旅融合的终极竞争力。峒山村通过引进特色农业产业以及先进技术,打造“万亩水产”“万亩特色种植”等产业,并注册“峒山”牌农副产品统一商标,峒山大米、峒山水产、峒山西甜瓜等品牌效应正在加速形成。峒山村一年上一个台阶,生态农业项目由2013年的4个增至2022年的22个。峒山人通过打造品牌影响力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品牌矩阵,进一步提高村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近年来,通过融合农文旅、贯通产加销的方式,峒山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峒山红、峒山绿”农文旅品牌正以“绽放”姿态多点开花、全面推进。

发展农文旅是峒山的未来,农文旅融合本质在于将乡土资源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展望峒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唯有持续深化“生态为底色、文化为灵魂、创新为引擎”的融合逻辑,方能绘就“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现代田园新图景。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杨小英(武汉市江夏区“青苹果乐园”网评团队)

责编:杨虹磊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