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肩负时代重任的年轻干部而言,“读万卷书”的理论积淀与“行万里路”的实践磨砺,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唯有将书本中的真理转化为基层的行动力,将办公室的思考延伸到田间地头的实践中,才能在基层这片“大课堂”里淬炼成钢,扛起推动发展、服务民生的重任。
书本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压舱石”,从党的创新理论到政策法规,从业务知识到民生案例,每一页文字都是前人经验的凝练、实践智慧的结晶。现今,年轻干部的学历普遍层次高,且思维活跃,更需善用这份优势,不仅要读“有字之书”,更要悟“书中之道”。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能在解读惠民政策时找准群众需求。学深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专业知识,才能在谋划工作时避免“拍脑袋决策”。钻研矛盾调解、应急处置的方法策略,才能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保持从容。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年轻干部当主动走出办公室的“舒适区”,把“办公桌”搬到田间地头、工程一线、群众身边。在春耕的田埂上,听农户说“种什么赚钱、盼什么帮扶”,才能让产业扶持政策精准落地;在老旧小区的楼道里,看居民“急什么难题、愁什么不便”,才能让改造方案改到群众心坎里。这些在实践中积累的“土经验”“真办法”,远比书本上的知识更鲜活、更管用,也正是年轻干部成长最宝贵的“财富”。
无论是“读万卷书”的理论积淀,还是“行万里路”的实践磨砺,最终都要落脚到“为群众办实事”的政绩观上。对于年轻干部而言,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读”时想着“为民”的方向,“行”时盯着“务实”的目标。不做“表面文章”,因为深知理论学得越深,越明白“形式主义”耗损民心;不搞“短期行为”,因为实践走得越实,越清楚“急功近利”损害长远。
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壮阔征程正在展开,年轻干部既是“参与者”,更是“主力军”。唯有始终保持“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求知劲,以“读”铸牢思想之魂;始终秉持“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干劲,以“行”锤炼担当之能,才能在基层的沃土中扎深根、长才干,成长为能扛重活、打硬仗的栋梁之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书写属于年轻一代的精彩篇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倩(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墨客”团队、李家集街道)
责编:陈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