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篮球弹跳声激荡恩施峡谷,欢呼声裹挟土家烟火,恩施州第三届“恩BA”篮球赛,早已跳出“体育赛事”的单一框架,而是化作了地域特色浓郁的全民狂欢。万场对决燃动全城,赛事不仅稳坐“我奥篮球”热度榜首,更实现线上线下超20亿人次关注。如今的“恩BA”,既是恩施州规模最大、水平最高、辐射最广的全民体育IP,更是串联民族团结、产业发展与对外开放的“金色纽带”。
“恩BA”将民族文化的根脉,悄然织进了赛事的每一个细节里。比赛间隙,身着西兰卡普服饰的土家姑娘们跳起摆手舞,银饰碰撞的清脆声响与观众的掌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成为赛场上独特的旋律;中场休息时,苗族汉子们敲响厚重的铜鼓,激昂的鼓点响彻赛场,让原本紧张的竞技场地瞬间变成民俗展演的热闹舞台;就连观众席上偶尔响起的龙船调、南曲,都为这场赛事添上了浓郁的恩施味道。土家摆手舞、苗族鼓舞、傩戏这些曾藏于博物馆、戏台的非遗瑰宝,不再是静态的文化展品,而是与现代篮球赛事碰撞出绚丽火花的活态文化,观众来赛场看球,看到的是激烈的竞技,品味的却是独属于恩施的民族风情,让沉寂的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的体育赛场上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恩BA”更是一剂激活地方活力的强劲“催化剂”。赛事期间,恩施州旅游接待人次一举突破1亿大关,恩施大峡谷的“一炷香”前挤满了打卡的游客,清江画廊的游船一艘接一艘,各大景区人气爆棚,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城区的酒店客房“一房难求”,街头的土家菜馆座无虚席,高铁站、汽车站的客流量持续攀升,消费市场热度居高不下。与此同时,“恩BA”还成了本土企业展示品牌的“大舞台”,硒茶企业借赛事推出观赛专属茶礼,文旅公司设计“看恩BA、游恩施”的特色线路,餐饮商家推出球赛套餐,上下游产业形成了紧密的联动效应。“一场球赛带火一座城”,在恩施有了最生动、最真实的注脚。
“恩BA”为多民族聚居的恩施州,搭建了一座民族团结的“连心桥”。作为土家族、苗族、汉族等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区,不同民族的同胞因“恩BA”有了更紧密的联结,赛场上,土家族球员与苗族球员并肩作战,一个眼神就能达成默契配合;赛场下,大家围坐在小吃摊前,一边啃着恩施小土豆,一边聊赛事、话家常,用带着方言的普通话交流心得,用笑容化解陌生与距离。篮球成了各民族共同的“语言”,让不同民族的心灵在一次次传球、一次次欢呼中越贴越近,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在每个人心中。
“恩BA”的成功,从来不是某一方的“孤军奋战”,而是政府、社会、群众协同发力的结果。从赛事策划时紧扣“文旅+体育”的精准定位,到组织实施中交通疏导、安全保障的细致安排,再到宣传推广时线上直播、线下活动的多维发力,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为“恩BA”保驾护航;企业主动赞助资金、提供物资,社会组织协调场地、招募志愿者,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让赛事运转得更加顺畅;而最关键的,是老百姓发自内心的热情,他们既是为球队加油的观众,也是走上赛场的球员;既是在朋友圈分享赛事的传播者,也是享受赛事红利的受益者。正是这份全民投入的热度,让“恩BA”有了持续火爆的底气与动力。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当“恩 BA”的哨声穿透恩施的青山绿水,它不仅是赛事启幕的信号,更奏响了全民健身的激昂乐章,谱写着民族团结的和谐旋律,擂响了地方经济腾飞的铿锵战鼓。这张闪耀的“恩施名片”,必将以篮球为媒、以运动为桥,让更多人在热血竞技中领略体育魅力,在山水画卷里爱上恩施风情。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亦奇(“青苹果乐园”团队)
责编:杨虹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