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中旬,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在武汉盛大启幕。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顶流”博物馆携400余款文创产品在国际博览中心A1馆集体亮相。这些兼具文化内涵与萌趣创意的文创产品,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展现了从“文创出彩”到“城市出圈”的无限可能。
文化根脉是文创产品的精神内核。文化内涵是文创产品的灵魂所在。山西博物院的新品发夹将三晋大地的青铜文明化作发间风景;湖北博物馆的小胖剑,让荆楚大地的豪迈与灵秀可触可感;故宫博物院的霞帔冰箱贴,让紫禁城600年的历史积淀在烟火日常中流转生辉;武汉以“蒜鸟”文创展示武汉的方言文化、码头文化以及乐观豁达的城市精神。这些文创产品如同城市的文化缩影,向大家展示了最本真的历史肌理,文创产品的出彩,首先在于对地域文化的精准提炼与忠实表达,这既是勾连城市记忆的纽带,更是洞察城市精神的窗口。
创新表达方式是文创产品出彩的关键支撑。唯有融合现代创意与科技,才能让文创产品焕发生机。湖北省博物馆推出的曾侯乙编钟磁吸发光冰箱贴,在传统文物造型中加入现代科技,让千年礼乐声“亮”起来;南京夫子庙AR冰箱贴,借AR让孔明灯与大成殿在展台上动态呈现;《山海经》烛龙秘境文创,凭裸眼3D与VR技术,打造可互动的上古神话空间;成都的蜀绣工坊,通过AI辅助纹样设计系统,实现千年蜀绣与现代文明对话;故宫御猫天气瓶、大英博物馆安德森猫音箱,也以科技融合文化的巧思设计夺目亮眼……这些产品打破传统陈列,将传统文化以现代科技相结合,让老物件会说话、老故事有新讲法,让文旅资源“活”起来,成为连接文化与游客的纽带。
满足大众文化的消费需求,是文创产品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有温度的文创能传递知识、引发情感共鸣、促进游客消费。国博将凤冠元素融入巧克力、棒棒糖,让历史趣味从视觉延伸到味觉;甘肃省博物馆的“大脸懵”抽纸盒、“绿马奔奔”玩偶,以萌趣姿态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故宫博物院的良辰美景流沙固体香膏,唤醒大家对传统生活美学的向往。《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2024》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博物馆文创产品销售收入34.28亿元,同比增长63.7%。新颖、美观且富有故事性,能满足大家的审美需求和消费体验的文创产品,才能从展台走向生活,变成助力城市经济增长的文化品牌。
从武汉文博会的展台望去,那些被争相追捧的文创产品,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的传播者、城市形象的代言人。只有让文创产品在文化根脉上着墨、以创新思维调色、用情感温度润色,才能让本土文化焕发新生,以“文创之彩”助力武汉“出圈”。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曹和平(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团队、区委宣传部)
责编:董育雄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