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三资”是发展农村经济、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2024年以来,湖北省持续紧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通过信息化平台构建与数字赋能,不仅有效规范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乱象,杜绝了基层“微腐败”的滋生,更让沉睡的集体资产“活”起来,让群众的幸福感“实”起来,为乡村全面振兴筑牢根基。
数字赋能首要破解“监督难题”,筑牢防“微腐败” 防线。过去农村“三资”家底不清、监管松散,易生贪腐且寒了民心。湖北构建的“四平台一体化”系统,以技术打通监管末梢。资金流转、资产交易全流程线上闭环,异常情况自动预警;数据碰撞识别廉政风险,村民指尖可查明细。这种“技术管权、数据留痕”模式,将“微权力”关进数字笼子,既保群众监督权,更护基层清风正气。
数字赋能更激活集体资产“发展潜能”,让“死资源” 变“活资本”。农村“三资”是振兴家底,但长期因家底不明、盘活无方致资源闲置。湖北以数字化清产核资摸清底数,对闲置资源精准评估、“一资一策”制定方案,借线上交易引入市场主体,用市场化手段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为集体经济注入“造血”能力,夯实振兴物质基础。
而数字赋能的最终落点,是让集体经济成果反哺民生。湖北建立集体收益分配机制,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将收益优先投入道路、环境等基础设施,让村民直观感受“资产增值”与“生活改善”的关联。这印证了乡村振兴 “以人为本”的核心,无论数字治理还是资产盘活,终究要回归“让群众过好日子”的目标。
湖北“三资”整治实践,本质是数字化推动基层治理变革。它证明数字技术是破治理痛点、激发展动能、连民生温度的桥梁。未来若进一步优化平台便民性、强化数据安全,必能更好释放效能,让更多乡村走出“资产清、治理顺、群众富”的振兴路。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乐海姣(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墨客”团队、蔡店街道办)
责编:陈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