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殿勋在武汉市调研国有“三资”管理改革并召开推进会部署安排重点任务,大力推进国有“三资”管理改革,为全省稳增长防风险保民生提供关键支撑。从盘活商业地产打造科创高地,到升级老旧码头变身城市客厅,湖北正试图通过唤醒沉睡的资源、资产与资金,探索一条向存量要增量、以改革促发展的新路。
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坚实的财力保障。当前,面对稳增长、防风险、保民生的多重任务,如何拓宽发展路径、筑牢支撑基础,成为一道现实课题。仅在“节流”上做文章,空间毕竟有限,发展的根本出路还在于有效的“开源”。
摸清家底,让沉睡的资源睁开眼。长期以来,大量国有资源资产在体制机制束缚下沉睡闲置,潜力亟待挖掘。会议明确要求对“六类资源、五类资产、两类资金”开展全面清查,推动改革从“心中无数”向“心中有数”深刻转变。以全国“三资”清查试点村所在地为例,洪山区和平街道通过系统摸排,不仅在问题清查中累计整改“三资”管理类问题137个,更是厘清近50亿元家底,实现了“变‘重负’为‘轻装’”“变‘试点’为‘范式’”等多重突破。这场从“模糊账”到“明白账”的深刻转变,正是叩开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创新路径,让闲置的资产活起来。摸清家底后,更需以创新方法点燃资源价值。会议提出的“能用则用、不用则售、不售则租、能融则融”十六字方针,为盘活存量开辟了多元路径。洪山区通过资产证券化,将低效楼宇化为创投孵化高地;青山区把老旧码头打造成市民青睐的“城市会客厅”;湖北文旅集团把闲置资产改造为高端养老中心。作为全国“三资”清查试点村,和平村创新实践尤为亮眼,将3万方商业用房整体打包,打造东湖城拾光商业街,实现租金收入稳步增长;整合164亩产业用地引进预计总投资32亿元的王府井购物公园项目,并约定优先吸纳股民就业,实现了“项目落地、集体增收、群众就业”的多方共赢。盘活存量需要因地制宜、打破常规,让“沉睡资源”成为“发展活水”,让“旧包袱”变身“新财富”。
系统集成,让分散的星火燎原去。点上创新固然重要,但改革迈向深入还需系统思维引领。会议强调统筹推进财政零基预算与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正是以全局视野重构发展生态。和平街道的实践展现了系统思维的力量,通过化解铁机村历史债务、实施头雁培育计划储备人才、探索数字化监管筑牢防线,打出了一套解债务、育人才、强监管的组合拳。不止如此,湖北各地都在系统推进三资改革,从鄂西山区到江汉平原,各地立足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将“水生态”转化为“绿色水经济”,让“林资源”成就“现代林经济”。这种改革不是零敲碎打,而是通盘谋划,让创新之火从点到面,最终实现“变单兵突进为系统集成,变分散亮点为整体效能”的深刻转变。
从资源沉睡到活力迸发,从资产闲置到效益倍增,湖北以“三资”改革为笔,正在绘制一幅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这场深刻变革不仅是存量资源的优化配置,更是发展理念的嬗变升级,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提升,从增量依赖转向存量激活。当沉睡的资源被唤醒,创新的活力在奔涌,系统的优势在彰显,湖北的发展必将获得更加澎湃的动能,荆楚大地的未来必将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前景。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桂阳、凌楚溦(武汉市洪山区“新声洪亮”团队、和平街道办事处)
责编:董育雄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