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荆楚评论

荆楚评论:不丢节俭“传家宝”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7日19:35 来源: 荆楚网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党艰苦奋斗精神的红色基因。从革命年代“一根灯芯”的精打细算,到建设时期“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作风始终是党凝聚民心、攻坚克难的重要法宝。如今时代变迁,物质条件改善,但厉行节俭的精神内核从未过时。

机关单位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与政策执行的“排头兵”,其行为自带强烈的示范效应,“上行下效”的传导作用直接牵动社会风气的走向。当机关单位主动把“紧日子”过实、过细,从压缩会议开支到精简办公耗材,从规范公务接待到严控公车使用,本质上是向社会释放“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鲜明价值导向,进而推动崇俭抑奢从机关内部的行动自觉,逐步转化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普遍共识。

机关单位的经费本质是人民缴纳的税收,每一分钱都承载着群众的期待,必须用在发展与民生的“刀刃上”。过紧日子绝非“苦行僧” 式的表面作秀,而是通过主动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把省下来的“真金白银”更多投向民生领域,解决养老问题、教育问题以及医疗卫生条件等。这既是机关单位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更是对“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庄严承诺的切实兑现。

机关单位主动过紧日子,是对社会良好风气的率先带头,是让百姓过“好日子”的主动践行。通过压减非必要开支、杜绝铺张浪费,机关单位让“节俭”从理念口号转化为具体行动。将“省钱”与“为民”紧密绑定,让节省的每一分钱都转化为群众家门口的便利、餐桌上的安心、生活里的底气,才能让“政府过紧日子”真正与“百姓过好日子”同频共振。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董思棋(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墨客”团队、前川街道办)

责编:陈泉

【责任编辑:艾凌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