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荆楚评论

荆楚评论:山水激荡间,洪山请益天下英雄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0日16:28 来源:

11月4日,湖北日报整版报道武汉市洪山区勇担支点使命,谱写建设高能级大学之城新篇章。这片坐拥35所高校、汇聚60万青春才智的创新热土,凭借连续四年蝉联工信部“赛迪创新百强区”全省榜首的硬核实力,生动诠释了何为“以创新密度突破空间约束”的发展智慧。当众多城区仍在发展路径上探索徘徊,洪山以一场刀刃向内的深刻变革,在时代的考卷上挥毫写下气贯长虹的“洪山答卷”。

这里迸发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破局之力。发展的边界,从不囿于物理疆域,而取决于思想解放的维度。面对土地资源的刚性约束,洪山以“向天空要空间、向创新要未来”的魄力,完成了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惊鸿一跃。昔日的北港工业园,如今6栋摩天工厂拔地而起,构筑起“上下楼即上下游”的垂直产业链;承载近70年工业记忆的武钢606老厂房,在修旧如旧的匠心改造中,迎来了具身智能产业基地、懂车帝全国最大汽车商城等新经济的入驻,让钢铁轰鸣的往昔与智慧涌动的当下激情共鸣……更令人振奋的是,那道横亘于高校与社会间的无形围墙正在土崩瓦解。南湖硅巷内,环理工大创新街区焕发新生;首批6个近万平方米“星创空间”里,50余个硬科技创业团队与母校一墙之隔,却已勇敢跃入科技成果转化的星辰大海。

这里彰显着“于无人处启新程”的开路之志。真正的远见,是敢于在趋势萌芽处落子,在无人区播种。当人工智能浪潮尚在酝酿,洪山便已携手阿里云,依托国内最大AI开源社区“魔搭社区”,立志培育10万+高校AI新锐;当低空经济初现曙光,全省首个综合试验区已在此落户,白沙滨江的飞行空域划出了产业的新航迹。面对新兴产业发展中的诸多挑战,洪山干部始终鼓足“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勇气,善用改革思维破解难题,以“小步快跑”的姿态迎难而上。从在全省率先开展“先投后股”改革,以2亿元资金池为35个硬科技项目点燃“第一把火”,到出台“星光科转8条”,以最高500万元真金白银支持研发型企业成长,洪山始终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大气,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定力,为未来产业深耕厚植。这份敢于代表武汉、代表湖北在国家级新兴赛道上抢跑领跑的姿态,尽显其问鼎时代前沿的雄心。

这里浸润着“枝叶总关情”的为民之魂。发展的最终刻度,深烙于百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之中。洪山的宏大叙事,其最动人的篇章,始终书写在街头巷尾的烟火日常里。杨泗港快速通道连通武汉三镇,建安街高架桥让南湖与张家湾来往便捷,地铁5号线的开通,终结了张家湾片区无地铁的历史;高架桥下的灰色“边角地”,经“小微空间改造”变身成为近3万平方米的活力运动场;历经系统治理的南湖水岸,不仅成功承办湖北省第16届龙舟大赛,更留住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连续12年如期赴约的生态画卷。“十四五”以来,洪山区新改扩建28所中小学、新增学位3万余个,构建起覆盖全域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仅在今年,就推动完成了194个电动自行车充电车棚的建设。洪山用一桩桩一件件的民生实事证明,高质量发展的辉煌,不仅要闪耀在经济报表上,更要温暖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

山水激荡,星光不负赶路人。立于“十五五”的新起点回望,洪山以“小干部干大事业”的豪气,在创新发展的征程上不断创造令人瞩目的业绩;以“在表扬声中干工作”的志气,始终保持主动作为、善作善成的奋进姿态。这片土地上每一次破茧成蝶的突破、每一次高瞻远瞩的布局、每一次润物无声的守护,都在共同回应着那个响彻时代的英雄之问。

且看洪山,正以创新为锋,以民生为脊,在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中,挥斥方遒,请益天下英雄。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桂阳(武汉市洪山区“新声洪亮”团队、和平街道办事处)

责编:董育雄

【责任编辑:董育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