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那年,史树青考上了北师大附中,开始了“捡漏”生涯。他花两毛钱“捡”到了这辈子最大的一个漏——著名爱国人士邱逢甲画作真迹。这幅画,当年两毛钱;而现在,国宝,一级文物;捡画的时候,他才仅仅15岁……

图片:观海堂网
史树青 简介
(1922年8月——)河北乐亭人。1945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中文系,后继续在本校文科研究所历史组攻读研究生。
现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文物征集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学术委员会和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兼职导师,南开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收藏家》杂志主编。
曾任全国政协第七、八届委员,全国政协教育文化委员会委员,无党派人士。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证书。
解说:坐落在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全国最大的历史文物博物馆,这里也是史树青先生工作了一辈子的地方。至今,馆里有重要的鉴定活动还是会请已经退休的史老出马。1946年,从辅仁大学完成学业的史树青来到了当时国家博物馆的前身——国立历史博物馆,从此开始了他的职业鉴定生涯。仅仅几年后,一件后来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珍品——元代成吉思汗画像,就经史树青之手走进了博物馆。
史树青:1952年的时候,刚解放啊,我一个小学同学叫崔月荣,女的,她丈夫让我看东西去,他说“我这个烂书要卖,烂画要卖。”我就看了。就选了这么一张画——书都是一般的书——这个画我说我们要。三两块钱,三五块钱。
主持人:也是很便宜。
史树青:都是很便宜
解说:这幅成吉思汗的画像就是史树青当年花几块钱买回来的,成吉思汗画像过去仅见一幅,为明朝人仿制的。而史树青发现这幅画中人物的服饰与《元史·舆服志》中的记载相吻合,很有可能是元朝的画作。如果是成吉思汗生前所画则将更具历史价值。
史树青:我认为这是旧画,我也没敢说这是元朝的东西,或者是蒙古时期的东西,后来张珩、谢稚柳、启功先生他们鉴定这是元朝画,很有意思。
主持人:那您后来有没有考证过是成吉思汗在世的时候画的吗?
史树青:是成吉思汗死后画的。这些画像基本都是影像,都放在影堂里头,上供用的——过年过节上供,祖先堂
主持人:那应该是成吉思汗去世之后,画工凭着记忆画的。
史树青:画工根据他的记忆,或者根据他的遗体的样子,或者根据他子女的样子
主持人:从这里来断定的话,他应该跟成吉思汗真实的容貌很接近了。
史树青:很接近了。这个画像很有意思,这个风俗啊——到后来也是这样子——这个人死了画像,往往这个给死人画像都得什么呢,死人躺在那儿你在死人对脸画,给他画像。骑在死人身上。
主持人:过去是这样画吗?
史树青:是这样画。
1 2 3 4 5 6 7
(国际在线-央视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