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谭宏宇、通讯员邓丹、程李娜报道:“大棚20.5℃,水田19.3℃……”4月1日,在蓝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业智能大棚里,养殖人员漆军正在认真做着葛仙米接种记录和温度记录。
蓝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市唯一一家葛仙米养殖基地,也是湖北工业大学与嘉鱼县“校地合作”的首家企业。
该公司位于嘉鱼县新街镇晒甲山村,项目占地32亩,总投资120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00万元,建成生产管理用房、专业智能大棚及部分公共设施设备。
公司技术负责人邓中洋是湖北工业大学副教授,多年以来,他一直在研究葛仙米的人工养殖。
据邓中洋介绍,葛仙米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及多糖等活性物质,具有明目益气、解热清隔、利胃肠、久食延年、消除疲劳以及治疗夜盲症等功效。
但近些年,由于农药化肥的使用导致葛仙米的产量急剧下降,价格越来越高,已不是一般老百姓能食用得起的食物。而农药化肥过度使用带来的生态危机,也让邓中洋的研究团队揪心。他决定将葛仙米人工养殖搬到室外,建立天然实验室,推广葛仙米与水稻共作模式。
“嘉鱼交通便利、离学校近,区位优势好,气候也比较适合葛仙米生长。”在经过一番考察后,邓中洋选定了新街镇晒甲山村,开展葛仙米的多种养殖模式。
目前,该公司除了在进行葛仙米人工养殖,还在基地里开辟了2亩水稻田进行葛仙米养殖,待养殖技术稳定,邓中洋打算将技术教给附近的村民。
“稻田里养殖葛仙米就不能再投入农药化肥,不仅能够提升稻谷的品质,一定程度上还能增加稻谷产量,产出名副其实的有机稻。”邓中洋信心满满地说,今后一块稻田的收获不仅仅是价格翻倍的有机稻,稻谷收割之后还能收获一季葛仙米,让葛仙米成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载体。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