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孝南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围绕糯稻标准化生产、精深加工、科技创新等,全方位发展壮大孝南糯稻产业,延伸产业链条。为展现产业园创建及糯稻产业三产融合发展成果,即日起,荆楚网(湖北日报网)、孝南区农业农村局联合推出《小米粒酿出百亿产业》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朱湖糯稻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张戈 摄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杨卓玉 见习记者张戈 通讯员涂朋庆)初秋的风吹散了夏日的炎热,带来了一丝凉意。孝南区30万亩糯稻已抽穗扬花进入到灌浆期,即将迎来丰收。
孝南糯稻种植历史悠久,糯米中富含人体所需的硒、锌、铁等微量元素,具有米质饱满、糯性强、不易碎等特点。孝南区糯稻产业园是在孝感麻糖米酒(糯稻深加工产品)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基础上,于2021年4月被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
彩色糯稻。通讯员 供图
“全区现有糯稻种植面积 30 万亩,年产量 17 万吨,以糯稻为原料的麻糖、米酒、汤圆、饵料等精深加工企业 40 余家,是孝南区农业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孝感市孝南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忠明说。
自创建以来,产业园始终坚持以糯稻全产业链集聚发展为核心,以产业链延伸、功能拓展、结构变革、技术进步、三产融合为发展路径。
珍珠糯。张戈 摄
糯稻种植,产业园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建成1.5万亩糯稻绿色防控生产示范基地,集成示范适合全区栽培的珍珠糯、红糯优一号、鄂糯9号等优良品种。
“在朱湖糯稻信息化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实施面积1万余亩,集环境气象监测、病虫害物理防治,智能化虫情、墒情、水质监测分析于一体。通过5G网络适时传输,农业专家在线远程技术指导,实现糯稻种植绿色高产高效发展。”李忠明向记者介绍。
朱湖糯稻信息化绿色防控示范基地里。张戈 摄
为保障糯米原料供应,大量企业实施订单生产,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在稳定原料的同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同时,企业利用孝南糯米特性,积极研发和推广糯米相关产品,促进糯稻全产业链延链、补链,推动糯稻产业链产品多元化发展,将一粒米彻底“吃干榨尽”,提升产业综合效益。
据了解,产业园还积极引进首衡城华中农产品交易中心等一批项目,引领产业园现代化高水平发展;打造府澴河生态农旅示范带,朱湖湿地公园、新建源农庄、圣贤优农等一批生态田园综合项目持续火爆,龙王恨钓鱼赛事远近闻名,着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画景湾”烧烤露营地。张戈 摄
李忠明说,近年来,孝南区大力实施产业振兴工程,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广农业绿色高效发展等措施,目前已实现糯稻产业链产值60亿元的阶段性目标。
截至2022年,实现产业园总产值81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55亿元,园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3万元,逐步朝百亿产业迈进。
据悉,孝南区将围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方案,把园区打造成集糯稻生产、加工、贸易全产业链发展的现代化样板示范区,成为糯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展示窗口、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和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形成可持续推广的“孝南经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