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政务资讯

荆楚善治 筑牢支点③| 恩施市:“1+4+X”村务公开模式助力乡村治理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4日17:26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58e7bb3f-334c-41f1-bab4-96676b9c3ba5.png.png

【开栏语】

荆楚大地,千湖润泽,政通人和。这里不仅是长江经济带的关键节点和战略枢纽,更是基层治理创新的沃土。近年来,湖北省各市州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理念,积极探索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基层治理路径,涌现出一批鲜活经验。为集中展示湖北基层治理的实践成果,凝聚全省治理智慧助力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省委社会工作部推出“荆楚善治 筑牢支点”专栏,汇聚各地典型做法,为全省基层治理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今日推出第三期《恩施市:“1+4+X”村务公开模式助力乡村治理提质增效》

恩施市地处武陵山区,村级治理长期面临“信息传递难、群众参与难、监督落实难”等困境。近年来,恩施市探索形成“1+4+X”村务公开模式,充分保障村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筑牢了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治理根基。

恩施市“1+4+X”村务公开体系

“1+4+X”村务公开模式 搭建参与平台

恩施市以每年3月9日“党务村务公开日”的“1”为核心,组织市级领导、市直单位负责人及乡镇(街道)班子成员下沉各村参与活动,与各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代表共议村务公开工作。各村每季度至少更新1期,一年共计“4”期更新规范公开栏,让村务在阳光下运行。同时,各村灵活运用广播、网络、新媒体等“X”种创新形式,对重大事项、突发事件及时公开,精准回应群众关切,并主动接受监督。

恩施市沙地乡黄广田村群众观看村务公开栏

据民意调查数据显示,群众对村务公开的知晓率从2022年的76.4%提升至2024年的94.5%,满意率从64.6%提高到95.8%,充分彰显了村民对基层治理的深度参与和高度认可。

健全体制机制 凝聚治理合力

在市级层面建立由市委副书记牵头,市委社会工作部全面统筹,市委组织部、市纪委监委等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乡、村两级相应建立工作机制,村级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确保公开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聚焦公开目录规范性与纳入事项合规性,恩施市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将党务、政务、事务、财务、服务等板块细化分类,明确必公开事项及信息要素。构建“市-乡-村-群众”四级监督网络,明确各级职责。

恩施市沙地乡麦淌村村民代表举手表决

强化整合赋能 提升参与质效

聚焦能力提升,恩施市定期组织村“两委”干部、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开展政策、法律、沟通及新媒体技能培训,推动基层队伍专业化建设。通过屋场会、坝坝会等贴近群众的形式,普及村务公开重要性、村民权利义务及民主决策程序等知识,增强村民参与意识。在党务村务公开日表彰建言村民,对社会组织给予政策支持,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治理的良好氛围。

恩施市沙地乡楠木园村村民观看村务公开栏

2025年党务村务公开日期间,各村共表决通过6500余项村级事务,收集意见建议2200余条,推进实施项目226个,谋划储备项目780个,涵盖产业发展、民生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凝聚起强大发展合力。

恩施市的实践,印证了“治理方案必须贴着基层实际走”的深刻道理。通过“1+4+X”模式,恩施市不仅疏通了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更找到了凝聚民心的“金钥匙”,为破解类似地区治理难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恩施经验”。

【往期回顾】

荆楚善治 筑牢支点②| 潜江:“村规民约+积分制” 奏出基层治理“全域共鸣”主旋律

荆楚善治 筑牢支点①| 襄阳市谷城县:“一图”架起“连心桥” 联系服务群众更高效

统筹:孙永军

策划: 阮颖

编辑:刘阳、张赛赛

【责任编辑: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