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近正午
孝昌县第一高级中学食堂
后厨香气弥漫
土豆烧肉、番茄鸡蛋等
菜肴陆续出锅
头戴工作帽、佩戴口罩的
“妈妈员工”们
正有条不紊地进行餐前准备
她们动作熟练、眼神专注
因为即将用餐的学生中
就有她们自己的孩子
这种聘请学生家长为员工的“妈妈食堂”模式,正在孝昌县各中小学校园里焕发独特活力。在这里,学生家长不再只是关心孩子饮食的“旁观者”,更成为校园食品安全的直接参与者与守护者。
“我的儿子在孝昌一中上学,我在这儿工作已经两年多了。”食堂帮厨叶艳梅边忙活边说道,“学校的菜品丰富,食材也新鲜,我觉得很放心,儿子一日三餐都在食堂吃。”对她来说,这份工作不仅是月收入两三千、能补贴家用的岗位,更是一份实实在在的安心。
这份安心
源于亲身参与和日常监督
食堂保洁员张桂英已在此工作六年,她的儿子也曾在一中就读。“食材很新鲜,后厨的卫生情况我也很清楚。”她说,“看到别人孩子在这儿吃饭,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所以每个角落,我都会打扫得干干净净。”从监督员到保洁员,妈妈们身份在变,不变的是那一份如同对待自己孩子般的责任与关爱。
“妈妈食堂”模式也带来了双重效益。据孝昌县第一高级中学食堂负责人周明介绍,食堂在招聘时优先录用学生家长,一方面让家长全过程参与监督,从源头上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另一方面,也切实帮助部分家庭解决了就业问题,实现了“守护学生健康”与“补贴家庭收入”的双赢。
这一模式赢得了学生们真心的认可
高三年级学生宁翊涵表示:
“食堂饭菜性价比高、种类多。
而且工作的阿姨中有我同学的妈妈,
她们做的饭菜让我吃出了‘家的味道’。”
一句“家的味道”
成了对“妈妈食堂”最温暖的评价
“妈妈食堂”的推行
离不开扎实的制度设计与技术支撑
孝昌县教育局会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常态化开展专项培训:
一方面,派专业人员到学校食堂解读“妈妈食堂”的核心要求,明确“妈妈员工”的岗位设置、职责范围等;
另一方面,定期对“妈妈员工”开展食品安全培训,讲解食材鉴别把关、卫生操作规范、食品留样管理等内容,将“温情”与“规范”结合。
目前全县51所中小学食堂中,已有39所践行“妈妈食堂”模式,在其聘请的632名员工中,“妈妈员工”233名,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孝昌县教育局后勤办主任孟运东介绍道,为确保该模式长效运行,全县中小学统一运用数字食堂监管平台,从食材采购、消费结算到实时监控、用餐评价,“互联网+明厨亮灶”全流程透明化管理,“妈妈员工”们全程参与,自觉履行着安全员、协调员与监督员的职责。
“我们积极探索推广‘妈妈食堂’
就是要进一步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最终让师生吃得安全、让家长更加放心。”
孟运东说
来源:孝感日报综合孝昌融媒
制作:周洋
校对:李舜钇
责编:徐文
终审:朱霞
出品:孝感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