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喜迎党代会 荆楚新跨越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实干兴湖北 辉煌这五年]宜城:争当县域经济生力军
发布时间:2017-06-21 13:11:17来源:湖北日报进入电子报

湖北日报讯 图为:宜城鲤鱼湖湿地公园全景。

图为:高新产业陆续抢滩进驻宜城。图为总投资30亿元的粤宜高科生产车间。

图为:三年做成百亿的水晶产业。

图为:鲤鱼湖大桥骑行。

图为:醉美莺河乡村游。

图为:延伸到镇村的便民服务中心。

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重点念好“招、改、建”三字经。宜城市认真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按照“千亿级、示范市、小康城”的总体部署,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年活动,以求索的姿态、创新的精神、奋进的气概、担当的胸怀,锐意改革,攻坚克难,保持了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连续第四年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

3月22日,襄阳市委书记李乐成在宜城市调研时强调,要争当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勇当改革开放的先行官。

凝心聚力抓招商

“猛狮项目顺利落地,大健康产业园项目、平湖洁具产业转移项目加速推进,静脉产业园、海大生物饲料等项目成功签约……”走马宜城大地,处处塔吊林立,机声隆隆,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今年以来,宜城市以“钉钉子”的精神狠抓招商引资工作,成果丰硕。1至5月,宜城市新签约项目55个,合同投资总额158.6亿元;新注册项目35个,新开工项目42个,新投产项目34个,项目云集的“宜城气场”已渐形成。

“开展招商竞赛,发扬狼性精神,烧旺招商引资之火。”宜城市委书记郭静要求全市上下以“招商引资攻坚年”为抓手,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

近年来,宜城市坚持外抓招商,内强筋骨,突出抓工业、抓项目、抓投资,构建绿色发展产业体系,将新能源新材料、农产品深加工、精细化工、机械电子、水晶加工五大主导产业作为招商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将其放在国家“十三五”规划、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中央一号文件中去定位,实现了政策制订精准,工作对接精准。

招商成效的取得,得益于该市“四大家”班子成员身先士卒,带队出征,五大赛区紧盯目标、全面出动。各级各部门争先恐后,仅今年第一季度就外出招商100多人次,捕捉、跟踪重点项目信息86个,对接、储备了一大批项目。

“要用‘第一力度’抓招商引资,改革体制,精准招商,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00亿元。”宜城市市长严广超表示。

在具体招商措施上,该市实行点题作业,制定招商地图,安排重点招商部门,对接跟踪产业链关键节点企业和龙头企业。同时进行招商责任倒逼,对完不成季度招商任务的单位“一把手”脱岗专抓;对完不成全年招商任务的单位严格问责。

宜城市重点项目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该市招商工作盯紧“两个方向”不动摇,既抓住国家产业发展主流方向,招龙头招配套,实现产业集群发展;又盯住发达地区产业动向,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把招商引资作为赶超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招商引资新路径、新载体、新方式、新举措,宜城将继续保持招商的“强火力”,凝聚发展的“强气场”。

大刀阔斧推改革

宜城市是国家新型城镇化和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城市。该市坚持问题导向和群众导向,开门搞改革,从群众反映的强烈问题入手,经过原汁原味的改革和探索,初步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促发展的“样本”。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中,该市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突出以人为本、机制创新、地方特色、产业支撑,倾力打造新型城镇化“宜城示范样板”,被评为“全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

今年是中期评估验收年,该市正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步伐,就地就近城镇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培育农产品深加工、机械电子等主导产业,吸纳农民工进厂就业。着力提升“两率”,确保新增城镇常住人口1.4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3.1%。

宜城作为我省唯一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在中部地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该市着力推进“运用大数据确定宅基地面积标准、全面推行超面积宅基地阶梯式有偿使用、多渠道畅通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分段累进法确定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四项创新,突破改革难点,实现了“五大成效”(即:形成了一批可推广的制度办法,实践了一批可复制的成功案例,总结了一批利修法的改革建议,释放了一批改革发展红利,锻造了一批改革攻坚力量),彰显了改革效应。相关经验在全国交流推广,今年又荣获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荣誉称号,受到国务院通报嘉奖。

在加快推进两个国家级试点的同时,宜城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活力,释放红利。大力推进简政放权,率先全部取消和调整该市103项非行政许可事项,精简率100%;精简行政审批事项至162项,比2014年减少50项;清理下放159项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做到应减尽减、应放尽放。清理中介组织16个,保留中介服务事项30项,调整12项。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行“五证合一、两证整合”,发出“一照一码”营业执照1.8万份,市场主体总量增至2.9万户,增长12%。5月中旬,国务院第八督导组检阅了宜城“放管服”改革情况,并给予了充分肯定。

为打造发展环境最优县市,宜城从软、硬环境入手,下大力气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个部门管市场、一支队伍管执法“三个一”改革,组建行政审批局,初步构建“一口受理、并联审批、高效运作”服务模式。对审批事项、收费事项、审批环节、申报材料、前置条件等进行“五减一并”,推行网上审批、并联审批、容缺预审、“五证合一”。在为重大项目服务上,实行项目“量身定做”帮扶举措,对行政审批全程提供“三到位”服务,对县(市)级审批项目实行“直办”、对市级审批项目实行“代办”、对省级审批事项实行“帮办”到位。

风风火火搞建设

6月的楚都大地,姹紫嫣红,项目建设推进正酣,处处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2016年,宜城市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亿元,同比增长20.6%,在襄阳各县(市)区中增幅居第一位。

今年以来,宜城市启动实施各类项目100多个,年度计划投资340亿元。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今年,宜城有省市重点项目7个,年度计划投资28.8亿元。襄阳(小河)新港综合码头一期工程进展顺利,汉江雅口航运枢纽工程一期围堰合龙,华润(喜山)风电、大唐(龙王)风电进场施工,楚贡酒业待生产许可证获批即可投产,襄宜快速路主体完工,康桥国际城房地产项目供销两旺,猛狮新能源高端锂电项目全面施工并积极申报为省重点项目。

其中,倍受世人关注的汉江雅口航运枢纽工程2018年年底将实现通航,2019年年底前实现蓄水,宜城将可通航1000吨的大船,年发电量达2.5亿度,相当于该市3个月的用电量。

大力推进全域棚改。今年全面启动4400户棚改任务,白庙、七里等五个安置点2824套还建房建设进入快车道,五条路、鲤鱼湖、滨江等五大片区棚户区改造推进有力,流水落花潭、刘猴莫家巷、雷河和平等农村聚居区建设进展迅速。

固投项目稳步推进。在年初制定的34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目标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180亿元以上。其中,50亿元的城市黑臭水体改造,30亿元的城乡道路建设,15亿元的城镇功能项目建设,15亿元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10亿元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均按计划稳步推进。

城乡建设遍地开花。以棚改为龙头,推行小街区规制,建设2个试点,打通城市微循环,形成城市主干道围合、中小街道分割、路网密度较高、公共交通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就近配套的开放街区,建设10个社区服务综合体。提升集镇功能,加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模式,建设“醉美莺河”等7个美丽乡村。

民生建设如火如荼。打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加强精准识别,精准发力,以真扶贫、真脱贫、可持续为目标,压实镇村主体责任,确保“精准扶贫、不落一人”;提高城乡教育均等化水平,投入7600万元,改造69所薄弱学校,建成宜城市直(鄢城)第二幼儿园,实现一镇一所公立幼儿园;强化医疗保障能力,实施乡镇卫生院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先诊疗后付费”制度。随着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一个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正朝我们走来。

服务“零距离”党群“心连心”

宜城:“三访一促”缩短心灵距离

“王书记来了,门口坐坐!”6月19日,宜城鄢城街道办事处窑湾社区党委书记王辅涛到社区走访,老远就听到居民热情的招呼声。过去,因为无力解决居民的各种困难,王辅涛很怕见到社区居民,而如今,通过深入开展“三访一促”活动,让像王辅涛一样的基层干部更乐意去居民家串门,争办实事了。

去年12月下旬,宜城市启动了“访偏远、访企业、访贤才,促实干”的“三访一促”活动,全市3109名党员干部通过大走访听民声、重实干解民忧、办实事暖民心,活动成为推进宜城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的助推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润滑剂,破解基层难题的直通车,提高干部服务能力的大课堂。

今年6月初,该市启动了“三访一促”第二轮集中走访活动,王辅涛乐享与民畅谈交流的情景,就是该市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心灵距离不断缩短,党群一家亲的真实写照。

用真心 听民声

宜城有82个破旧小区,共有居民5069户,大部分是上世纪末国有、集体企业破产改制后的生活区。为了还清民生欠账,宜城在“三访一促”活动中,动员市直单位1800多名干部组建了8个调研组分别走访破旧小区、搜集民情民意,针对收集的问题梳理后逐一破解。

汉江啤酒厂小区是该市物价局对口走访的单位,局长余照强深入小区走访后看到,小区的道路大坑小洼,公共下水道、垃圾池亟待疏通和建设。他现场承诺,一个月内协调解决。

看到群众期盼和信任的目光,余照强动容地说:“许多党政机关与困难小区只有一墙之隔,但因为我们很少走到墙那边去,这面墙仿佛成了干群心灵之间的一堵墙。只有走过这面墙,才能深知百姓的困苦,才知道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才能拆掉群众与我们之间的‘心墙’。”

牌坊河村是宜城偏远的一个村,村里产出的柑橘品质好,但由于村通组道路还是土路,柑橘运输极不方便。流水镇干部走访中了解这一情况后,四处奔走,申请道路硬化指标。4.1公里的通组道路开始硬化时,村民们激动地说:“镇干部能走村入户倾听我们的心声,为我们解决困难,大家心灵距离变得近了,以后有事也愿意多交流了!”

第一阶段的走访中,3109名党员干部带着政策、带着情感、带着责任上门入户,用真心听民声,了解群众的困难和诉求,传递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新时期的干群鱼水关系开始回归。

动真情 解民忧

“原以为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没想到父母官们还惦记着我们。”看到党员干部和工人们一起帮助疏通又脏又臭的下水道,家住农技中心小区的骆守信大爷意味深长地说。负责对口联系的宜城市民宗局局长汪安平透露,该小区的下水道20多年没人清理,这次重新疏通翻修,困扰住户多年的臭气和污水以及公共空间不足的问题都得到解决。

针织小区是由早已倒闭的宜城针织器材厂在20多年前修建的,该市经信局走访组进驻后,从清运垃圾入手,将堆积若干年让人掩鼻而过的10多吨“垃圾山”搬走了。小区居民何永成很感慨:“党的好作风又回来了!”

“小区里的道路修好了,我得把道路两旁通往居民楼的小坑也填填。”宜城市物价局请来施工队,为汉江啤酒厂小区内长200米的主干道进行道路硬化和刷黑,修缮公共垃圾池、清淤化粪池时,小区居民奔走相告,83岁的曾广启大爷主动拿起铁锹,也参与其中。

曾广启伸出大拇指:“宜城的党员干部不仅用实际行动解决了我们出行的‘最后一公里’,也破解了党员干部与群众心灵上的‘最后一公里’!”

活动中,宜城市直80多个单位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倾注真情干实事。完成了下水道清淤9300米,改建下水道2000米,整修破损路面54509平方米,排除了20个破旧小区的安全隐患。

见真效 暖民心

82个原“三无小区”的5069户居民全部纳入鄢城办事处13个社区管理,1062名党员的党组织关系、7786名职工的人事关系也全部移交到社区,实现了居民自治组织和基层党组织全覆盖,让群众有了“归属感”。

濒临倒闭的宜城楚都酒业在经信部门帮扶下,被有实力的公司注入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升级,300多人就业问题得以解决。

市民余雪梅从《宜城新闻》中得知“三访一促”动真格、办实事,主动加入进来,还动员她的微友们一起帮助困难群体解决各种问题。

“三访一促”活动开展半年来,宜城广大党员干部“访贫困”走访62042户农户、5069户小区居民,共帮助解决问题3327个;“访企业”走访重点纳税、龙头骨干及资源闲置等企业216家,收集意见建议272条,帮助解决问题161个;“访贤才”走访各界优秀人才、社会贤达、返乡创业人士等贤才332名,收集意见建议396条,帮助解决问题63个。

宜城市许多干部认为,这次活动比以往更加敢于直面矛盾,化被动为主动,让干部能切身感受百姓的生活,激发、增强了干部的办事热情和效率。

活动取得了实效,群众的获得感得到提升。宜城市主要负责人表示:就是要以活动为载体,缩短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心灵距离,汇聚社会各方力量,上下同心,努力实现宜城“千亿级、示范市、小康城”奋斗目标。

策划:刘超

文/图:何维国 白菲斐 汤伟峰 赵甲勤 李勤 曾斗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