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新闻推荐

更多

江城花事春知道

发布时间: 2010-03-17 09:52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图为:乃园旧貌

图为:种因别墅风景犹存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本报记者崔月 通讯员王钢

  刚刚过去的植树节,在江城引发了一股亲近绿色的热潮;整个三月,江城人沉浸于醉人的花香之中:3月9日起,武汉市政府派送“春天的礼物”,将22万盆花木免费送到市民家中 (本报3月8日A01版报道)。
  送花活动源自武汉市市长阮成发的一项倡议:武汉人爱花、也爱养花,政府要送花,并持之以恒。武汉市园林局称,以后每年春天,武汉市都将送花进家庭。
  养花植草,对许多老百姓家庭来说并不陌生。100多年前,江城的私家别园就曾繁盛一时,有园林之城的赞誉。据史料记载,自明清以来到新中国成立前,武汉地区的私园有50余座。如今,这些昔日花深树茂、风格迥异的私园安何在?让我们在尚存的遗迹与史料中去寻访,在又一个到来的春天里,去嗅一嗅泥土花草的芬芳。
  江城曾经的私园
  熊园(明万历年间,原址在起义门内)
  霭园(清朝初年,又名刘园,花园山之麓)
  湖上园(清中叶,今武昌张之洞路)
  杨园(清中叶,今武昌杨园)
  西园(民国时期,今中山公园)
  海光农圃(民国时期,武昌东湖西岸)

 

  江城花市盛极一时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武汉地区花卉栽培历史悠久,明清以至民国时期,各种传统花木不仅栽于风景名胜地,也栽于私人宅园和公园内。记者在武汉市图书馆查阅相关史料得知,新中国成立前,武汉记载在册的私园达50余座。
  民国以来,武汉花园多集中于武昌花园山一带,培育种类多为茉莉、珠兰和白兰三种香花和草本花卉。随着园户的增多和土地的扩大,园户逐步迁移和发展至棋盘街、小东门、大东门及洪山等地。
  较大园户都有固定的花贩,中小园户大都自产自销,草花园户,一般是半天生产,半天上街销售。逢年过节,全家出动,走街串巷。当时流动花贩多至千余人。贩卖盆花、切花以及妇女佩戴的饰花,租花较为普遍,租期有按月、按季的,也有按年的,逢年过节租借三五天,事先双方议定,定期包送轮换。所交易的花卉种类,冬春有腊梅、天竹、水仙、兰草,夏秋有大丽花、夜来香等。
  花卉市场较为集中的有两处,武昌栀子花早市场,每年5月栀子花上市起,从棋盘街口到粮道街口,一条街上全是大筐小筐的栀子花,盛极一时。1938年因产地被毁而消失。汉口花楼街花卉市场,每年阴历年的前十天,武昌各园户、花贩云集于此,摆摊设点,供应过年鲜花,从早到晚,直到除夕。华清街、汉正街也有类似花市,但规模不及花楼街。改革开放以后,市民种花养鸟的兴致越来越高,因而花鸟的交易也兴旺起来,在武汉三镇自发形成了几处花鸟市场,其中,汉口滨江公园的规模最大,每到周末,人潮涌动,非常热闹。


  江城花痴与花相伴60年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出镜人物:胡华山 72岁退休前为武汉建设一公司职员
  想采访一名爱花养花人,朋友推荐了胡华山老人。植树节那天,我们相约在武汉植物园见面,起初我还担心他年事已高跑这么远的路会吃不消。一见面,我便打消了这个顾虑。眼前满头银发的胡老,面色红润,步履轻快敏捷。谈起大半辈子与花相伴,老人如数家珍,兴致盎然。
  胡老说,他从小就喜欢花。1955年在中南建筑工程学校读书(现武汉城市建筑工程学院,位于马房山)时,每次从学校回家都要经过一片荒废之地,沿路开满了不知名的野花,年轻的胡华山经常随手挖几株带回家,栽在废弃的破盆中,放在窗台上。看花开花败,每次回家心中便有一份美好的期待,第一件事就是奔向窗台。
  工作一年后,胡华山因病在家休养了一年。这一年时间他几乎天天到归元寺去,在寺内的茶馆里喝喝茶,跟寺里的养花和尚聊天,学种花,后来跟老和尚成了好朋友。胡华山结婚的时候,养花和尚还特意步行1个多小时送来一盆月月红作贺礼。
  那时候家里的住房条件有限,胡老就利用自己的专长在阳台上搭建了一个花台,从最初养草花,到后来玩盆景,胡华山越迷越深。每到周末便跑到南京路泰宁街上的旧货市场,那里是自发形成的花市,从农民手上买一些刚刚挖出的树桩。看光秃秃的树桩冒出新芽,含翠吐绿,胡华山内心的成就与满足感便无以形容。最多的时候,胡华山在自家平台上种养了200余盆花草盆景。一些朋友知道他有这个喜好便常向他讨要花籽,每逢这时胡华山便非常开心,有求必应。时至今日,胡老还坚持在每种花凋落的时候,留下花籽,春天来临的时候,他会一一撒下,看新芽从泥土中冒出,看枝叶慢慢舒展,移栽浅插,修剪施肥……胡华山非常享受这个过程。
  胡老说,他时常在花市看到一些市民成百上千地买回一些名贵花草,也经常在小区楼下看到被丢弃的盆花景观树,觉得非常心疼。对他来说,花有生命有语言有偏好,有的耐阴有的喜热,有的要勤施肥有的要多浇水,只要你愿意付出耐心和精力,不起眼的花草也能伺弄得很贵气。“种养花草,享受的是过程,而不仅仅是应景和点缀,看一个小小的种子萌芽开花结果,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admin)
关键词:江城;史料;武汉人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