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新闻频道 > 最新报道

资源紧缺黄石开始转型 矿冶文化全国难觅其右

发布时间:2010-08-19 04:10:00 来源: SRC-13

  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记者毛光勇 特约记者万金光、蔡翔)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翻新了。记者8日前往探访,由一条刚建成的专用旅游通道直抵景区,踏上140多级台阶走进修葺一新的博物馆,展厅内的古代采矿场景穿越千年历历在目。
  这个迄今发现规模最大、连续生产时间最长、采冶技术最先进的古矿冶遗址,1973年秋被大冶有色公司采矿工人掀开面纱,当时震惊世界考古界。它破解了中国青铜时代如何采冶的千古之谜,国务院1985年将其与秦始皇兵马俑等列为新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
  铜绿山昭示世人,黄石的青铜文明史源于大约3200年前商代晚期,有据可查的史料证明,黄石铁矿采冶史可追溯到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煤炭开发利用发轫于450年前的明朝中叶;上世纪初年,清朝洋务运动让这里成为中国近代钢铁和水泥工业的发源地之一。
  如此悠久、灿烂、丰富,黄石的矿冶文化资源独树一帜,世所罕见,有专家认为,在中国难觅其右。
  一
  2001年国庆黄金周,黄石市广场路小学教师闵祖炳,用一组数据提出了一个让黄石人困惑的问题。
  这年10月1日,参观秦始皇兵马俑的游客为6000人次,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博物馆仅有可怜的60人次;次日,前者游客达2.2万人次,后者仅260人次。
  更尴尬的一纸告示,2007年6月8日贴在这家博物馆院墙上。因院内出现日益扩大的沉降裂缝,从这天起,博物馆停止对外开放。据查,裂缝系矿老板非法偷采地下矿石所致。
  中国考古界被震怒,将铜绿山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单中删除;有良知的黄石人拍案而起:决不能让利欲熏心者逍遥法外。
  留下来的是更多反思。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拉高了矿石和矿产品价格,令人陶醉的GDP增幅,掩盖了文明的光芒和文化的价值。
  也不是没有“矿竭城衰”的隐忧。上世纪90年代,黄石人就提出“依托资源创业,超越资源发展”。可是,自古“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形成的“恋矿”情结,以难以抵挡的惯性,阻滞了改变、创新的脚步。
  黄石独有的矿冶文化,尽管有宣传部门倡导、职能部门挖掘、民间自发整理、象牙塔中提炼,却一直“养在深闺”,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呼啸而来,直到黄石被列入国家资源枯竭型转型试点城市,才得到雪中送炭般的政策扶持。
  二
  像所有资源型城市一样,黄石遭受金融危机重创,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多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市委书记王建鸣冷静看到,黄石离不开矿冶资源,有形的矿藏不可再生,无形的文化财富取之不竭,这座城市需要矿冶文化来振奋精神、凝聚人心、彰显个性、提高品位。
  梳理文脉、擦亮文化名片、将旅游的理念贯穿到城市建设的每一个细节。在最为艰难的2009年,“用文化引领转型”上升为一座城市的意志。黄石的决策者推波助澜,决定在建市60周年之际,举办首届国际矿冶文化旅游节。
  市长杨晓波本月5日接受记者采访说,通过这个节会,可深入挖掘、提炼,大力包装、宣传矿冶文化,让它真正成为黄石的品牌,扩大黄石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开放度,从而吸引更多的资本注入黄石、更多的项目落户黄石、更多的游客观光黄石,增加黄石加快发展的潜力。
  黄石人为文化而自豪、激动,为这个文化盛会忘我忙碌。投资60多亿元的100多项城建重点工程,新增了一批景观,美化了江滩、湖滨,刷黑了道路,理顺了地下管网,亮化了沿街建筑,使宾馆酒店提档升级。市民学礼仪、讲文明,“爱我黄石,建设黄石”的热潮涌动八方。
  三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在如此生动的冶炼图景中,“赧郎”今安在?只有李白的诗篇传颂千年。
  所有的一切都是过往烟云,唯有优秀、独特的文化长存。
  黄石的矿冶文化以开山“铜斧”和冶炼“熔炉”为象征,其精髓是开拓进取、兼收并蓄、勇于创新——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陶慧芬如此概括。
  高扬矿冶文化旗帜,黄石人领悟到,文化是一座城市软实力的核心。有学者甚至认为,在21世纪的今天,文化先导力已由过去的隐性力转化为显性力,由软实力进入硬实力,站到了社会发展的前沿。
  文化搭台,经贸唱戏。黄石定下“邀请客商不少于200人,签约项目不少于100个,协议资金不少于100亿元”的目标,将在矿冶文化旅游节期间举行投资环境说明会和项目签约仪式。
  但愿有朝一日,文化成为真正的主角,成为渗入灵魂的风骨,让黄石一如地球对面闻名遐迩的黄石公园,成为世人心目中绕也绕不开的旅游目的地。60年一甲子,60年一轮回,从某种意义上说,近在眼前的黄石建市60周年庆典,莫不是一场为了忘却的纪念。

编辑:记者 毛光勇 特约记者 万金光 蔡翔

Copyright © 2001-2020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网站地图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