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陪读奶奶在出租屋内辅导孙子写作业。(通讯员 王铄晖 摄)
图为:通城县北港镇雁门村
湖北日报讯 记者 杨康 赵福平 新闻研修班学员 蔡克智 通讯员 王铄晖 朱江茂
乡村名片
雁门村:位于通城县北港镇,与湖南省岳阳县相思乡刘家村、石门村、志远村、何山村相邻。全村 11个村民小组,共606户2530人。主要作物为水稻、油茶,去年人均纯收入3727元。
村支书:杨柏松
村委会主任:付丁南
微言乡村
村民许四秀:建议村里办个幼儿园。
相传宋朝时期,杨门女将杨八妹抗辽,为阻止辽兵大举南侵,在北港镇修建雁门关,与北方山西代县的雁门关遥相呼应。雁门村因而得名。
10月27日,我们采访发现,雁门村70%青壮年在外务工,每月收入大都超过4000元。为了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村里有20多家在镇里租房,让爷爷奶奶或妈妈陪读。
村里小学静悄悄
我们来到雁门村小学,操场上没有孩童嬉戏打闹,课桌布满灰尘,校园静悄悄。
村支书杨柏松告诉我们,10多年前,雁门小学是很热闹的。1998年,学校人数达到高峰,有220多人。随着出生人口逐年减少,加上外出务工人数增多,学生人数急剧下降。2002年,雁门小学与太坪小学、岭上小学合并,成立新的雁门小学。2005年,学校全部学生人数不到80人。当地政府为方便教学管理,决定对全镇小学进行合并,成立4个中心完小,雁门小学属于撤除范围。
如今,雁门村的孩子都要到村外读书,主要有两个学校:6公里外的丰衣小学,15公里外的北港小学。
祖孙“大迁移”
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有条件的家庭纷纷将孩子送到北港上学。
雁门村前村支书黎细龙介绍,村里目前适龄学童有97人。由于距离较远,加之山路崎岖,雁门村没有直达北港的校车。小孩子若走路上学,来回得三四个小时。最近几年,不少家庭在镇上租房陪读。
开学时节,爷爷奶奶们便带着孙子孙女,背上棉被和锅碗瓢盆,从雁门关向镇上出发。放假时,爷爷奶奶们又带着孙子孙女们,背上书包,回到雁门村。目前,村里在北港的学童有26人。
乡镇出现陪读部落
10月27日下午5点半,我们来到北港镇。在离北港小学不远的一间民房里,7岁的付文卓正趴在桌上做作业,58岁的奶奶黎春香在一旁指导,付文卓的小妹妹凑过来看,祖孙三人其乐融融。
黎春香告诉记者,她和老伴付祖龙是今年初来镇上居住的。孙子在上一年级,孙女在读学前班。每天早晨7点半,老付把小孩送到学校门口,下午4点半在校门口接。“每年交800元房租,小孩上学方便,安全了,虽然多花点钱,值得。”
付祖龙指着门前的街道说,“这条街从头到尾有20多户,都是我们村的人,都是来陪孩子读书的。”
胡良凤也是雁门村人,她告诉记者,女儿黎嘉迪今年11岁,在北港小学上六年级。从一年级开始,女儿就在镇上住读,前3年住在姑妈家。2009年,自己在镇上租了这套房子,为女儿洗衣做饭,专职照顾她的生活。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