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专题 > 美文欣赏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我的农垦我的梦征文选登:你哪有得吃
发布时间:2016-02-19 10:15:26来源:湖北农垦信息网进入电子报

  儿子和女儿幼时吃饭常常挑食,这个不吃,那个不爱,母亲就在劝慰得不耐烦时,总是说一句话——“你哪有得吃”。这话是黄梅方言,话里意思是:这样嫌弃或浪费粮食,今后会没有饭吃的。以前问起过这句话的来历,母亲说是外公曾经训斥过她的话语。

  我父母籍贯都是黄梅县下新镇,和龙感湖管理区隔湖相望,那里“七水两坡一份田”,大部分人都是靠打鱼捉虾、摘莲挖藕过活。田少粮食自然就金贵,“浪费谷米可耻”不是口头或书面上针对行为道德进行的宣传,而是艰苦的日子过得习惯了,形成老百姓朴素的勤俭持家的行为准则。

  上世纪七十年代,外公还在世,每年七八月间,他总要到我们生产队附近砍柴。下新镇是湖区,那时,那里柴草很难得,有时人们还要到大湖里去割芦苇或蒿草,用船运到湖边,晒干后弄回家当作柴火。而当时的龙感湖农场人少地多,沟渠边、田埂上、堤坝头总是长着野树、灌木和杂草。于是外公淌着桨船来到我家,每天白天外出斫柴,傍晚回来吃饭,等到晾晒干燥的柴禾能装满一船了,就从大湖口出河,经沱湖大闸,穿湖而过回到下新。

  一日下雨,外公回得早,母亲饭还没弄好,正准备做菜,打开碗橱,发现一个盘里有昨日剩菜,菜不多,又占盘,于是拿到猪食桶边倒掉了。恰巧被刚进门的外公看到,他放好柴刀,脱下蓑衣,还来到猪食桶边看,嘴里念念有词:“你哪有的吃?”母亲说这些时的神情,似乎外公想把桶里的剩菜捞出来。

  这句话一直伴随着姐姐们和我长大,几个姐姐早就出嫁,大姐还做了奶奶。只有我的双胞胎儿女才十来岁,终于轮到他们了。

  其实,龙感湖自1956年成立至今,早就大变样,尤其是二十一世纪以来,工农业总产值和人均收入持续十几年的百分之十几的增长,人们饮食的追求不再是吃饱吃好,而是朝健身养生的方向而去。老父亲用一句话概括了过去和现在的情况——原来想吃而没有吃的,现在有吃的却不能吃。小孩子对食物口感的追求更不是老父老母能体会得到的。于是,“你哪有的吃”成为我家一日三餐时经常出现的口头禅,时间久了,我们一家都学会。小女儿对同胎的哥哥稍不如意就脱口而出;老婆也把这句话当作批评我不努力工作的台词;连已经当奶奶的姐姐也经常运用到她三岁孙子身上。但神态和语气已有些戏谑味道,父亲母亲看到,不着恼也不尴尬,只是笑,无声。

  生活中,各种条件的改善,让我们不经意间忽略了很多。勤俭持家、吃苦耐劳、仁者爱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本来需要我们继承和弘扬,可有时,我们选择了遗忘、无视。甚至在名利权力的引诱下,有些人连“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个由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他老人家倡导的德育精髓不知道了。当前,我们强调建立和谐协调的社会关系,这需要那种植根于社会文化的群体精神,个体行为必须符合道德准则和规范,成为道德高尚、品质优良的人,那么人际关系就会和谐,社会就会稳定,太平盛世的理想社会也就会到来。

  可以断言,中国将不再有饥饿,“你哪有的吃”这种以哀叹预言般的腔调说出的场景肯定也不会出现。我们生理需求的物质粮食,不再紧缺,但我们的精神食粮吃得还好吗?我们能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吗?我们能让华夏儿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吗?我们能实现各种梦想并坦然面对“你哪有的吃”的诘问吗?

  几千年中华民族的传承没有埋葬于历史的尘埃,六十六周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一个年轻的生命,十三亿华夏子孙还在奋斗不息,我坚信,我们能!

  作者:钱俊,42岁,龙感湖洋湖办事处小学执教至今。1994年6月修完黄冈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

(作者:  编辑:牛晋阳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