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刘源超
各位领导、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省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在这里召开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促进医药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首先,我谨代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对各位领导和媒体朋友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医药产业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它科技含量高、回报率高,是世界公认的“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省委、省政府对医药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明确将“生物医药”列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之一重点支持。这是我省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需要,也是提高我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的迫切要求。
作为与医药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促进医药产业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一直把促进医药产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加强监管,打假治劣,扶优扶强,促进发展。经过深入调研,我们于今年4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全省医药经济发展的决定》,受到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罗清泉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很好,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并把监管与服务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我省医药经济加快发展。”随后,省长李鸿忠作出重要批示:“很好。”副省长赵斌作出重要批示:“《决定》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符合湖北实际。抓监管促规范,解决的是保障群众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抓规范促发展,发挥湖北资源优势,培植壮大医药产业,打造湖北医药品牌,则是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抓医药队伍人才专业化建设,促进科技和管理创新,则是全省医药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这三者要在全省上下形成广泛共识,方能奏效。希望在推动《决定》落实上下功夫,争取每年都有一些实际步骤和效果。”省政府秘书长尹汉宁作出重要批示:“可征求意见后发《湖北政报》。”省领导的重要批示,既是对全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和医药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更是对我们进一步加强监管、改进服务、促进全省医药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鞭策,为我们更好地履行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职能指明了方向。
当前,根据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正在开展提高行政执行能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百日大讨论活动。我们认为,提高行政执行能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服务当前经济大局的能力,增强破解发展难题的本领,促进全省医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如何全面落实《决定》的各项工作举措,是我们开展这次大讨论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必须倾力落实,务求实效。
下面,我就促进医药经济发展的有关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监管理念,促进医药经济发展
监管是发展的有效保障,发展是监管的重要基础,我们要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为目标,把该管的管到位,把该帮的帮到家,为发展创造公平有序、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创造自主创新、管理规范的竞争环境,创造健康和谐、服务优良的投资环境,实现药品安全与医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和谐统一。
二、以品种创新为重点,促进我省药品医疗器械产品结构升级
一是加大药品注册、生产等环节的帮扶力度。药品是特殊商品,直接涉及人身安全,国家对其实行严格的准入控制,不符合条件者一律不发放生产许可证。但是对创新型药品,国家本着鼓励创新的原则,实行放宽准入的特殊政策。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特殊审批规定》的,根据其创新程度、申报类别等要求,加快审批速度,提高审批效率,力争尽快批复投入生产。同时,国家积极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即将一些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经济实惠的传统药物,包括中药、西药、医疗器械等品种作为国家基本药物,纳入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报销目录、政府采购目录和国家常规战略物资储备之中。一旦列入基本药物目录,将给企业带来长期的效益和良好的发展机遇。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积极做好国家基本药物品种的遴选工作,促使我省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更多的品种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社区定点生产药物目录等。
二是鼓励支持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坚持以企业为主导、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分类指导,积极推进,积极调整品种结构,把优势品种做大做强。
三是鼓励学研机构与企业融合发展。湖北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在全国首屈一指,科技实力尤其是医药科技实力在全国声名远扬。如在全国业内鼎鼎有名的深圳三九胃泰、北京紫竹药业的计划生育药品米非司酮等均是湖北省的科技成果。我们要加大产学研的融合和转化,积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湖北成果留在湖北。要鼓励联办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中试基地、临床研究基地等,构筑技术开发和创新平台,加快产品的研发与创新。要大力支持学研机构以科研成果和技术入股,与企业合资组建股份公司,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尽快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努力提高我省医药经济发展水平。
三、以推动企业做大做强为重点,促进我省尽快形成一批国内强势的支柱企业
一是加大重点企业、成长型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实施药品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和医疗器械质量体系考核制度等措施,促进企业强化管理,用好用足已具备的生产条件和能力,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要做到三个强化:强化生物制药企业帮扶力度,进一步扩大规模效益;强化优势企业帮扶力度,进一步扩大品牌效益;强化出口企业帮扶力度,进一步扩大出口创汇能力。
二是支持企业资源重组整合。引导一批有实力的重点企业进行战略性重组,培育一批年销售额20亿元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积极支持世界跨国医药公司在我省建立药品医疗器械研发中心、生产基地、营销总部;积极支持海外留学生回国创建药品医疗器械研究生产企业;积极支持国内大型医药集团将公司总部设在我省;对我省医药行业投资者,提前介入,全程服务;鼓励有实力、有发展前途的民营企业大胆收购、兼并那些解困无望的企业,利用他们的壳资源和品种资源,组建大的集团公司,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
三是支持现有医药园区、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加大技术帮扶力度,重点支持武汉庙山医药工业园、东西湖医药工业园、鄂州葛店医药工业园、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医药园等医药园区的建设,重点支持我省已经确定的武汉东湖激光产业、石首楚源医药化工产业、鄂州生物医药产业、武穴市医药产业、蕲春医药产业和天门医药产业等6大医药产业群的发展。充分发挥园区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整合医药资源,打造一批年产值过10亿元的医药产业集群。
四是支持发展医药流通现代化建设。加大药品流通企业整合力度,重点扶持九州通集团、国药控股新龙药业等特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利用其流通渠道和强大的辐射效应,把我省生产的药品销往全国各地,拉动本省医药经济发展。各市、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要支持当地药品经营优势企业发展区域性药品物流配送中心企业。大力推进药品直配,在加快农村药品“三网”建设中,鼓励支持药品批发企业向农村配送质优价廉的药品,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药品价格,形成覆盖全面、供应及时、价格低廉、安全有效的供应网络。
四、以中药产业化为重点,促进发挥“华中药库”品牌效应
一是组织制订中药材质量标准和中药炮制规范。近年来,随着天然药物的兴起,中草药发展方兴未艾。但是,由于标准不统一、与国际不接轨,我国中草药在世界贸易格局中,屡屡遭受壁垒,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受到极大障碍。中草药的出路在于标准化、现代化。做好标准制定工作是一项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功在现在,利在未来。今年,省局将组织制订国家认可的中药材质量标准和中药炮制规范,建立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和创新体系。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中药材、中成药等销售收入过百亿元,有2-3个中成药正式进入国际药品市场,充分显现“华中药库”的品牌效应。
二是规范建设一批道地药材基地。道地产品,即以一个产地命名的产品,象西湖龙井茶、烟台苹果等。同理,道地化也是中草药的发展方向。为此,我们将按照中药材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道地化要求,加快武陵山、秦巴山、大别山、幕阜山、神农架和三峡库区六大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打牢中药产业发展的基础。引导有实力的企业投资鄂产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支持中药材企业参加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将药学与农学结合起来,精耕细作,杜绝农药残留,提高中药材品质,形成一批在国内、国际叫得响的湖北地道药材,切实加强民族医药知识产权和药用资源保护利用,建设民族医药研发的推广基地,促进民族医药产业发展。
三是大力推广中药制药新技术。近年来,伴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分子技术、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逐渐介入中药生产领域,中药有效成份提取逐步向微细化方向发展。为此,我们要引导企业如应用先进的超临界萃取、大孔树脂分离、膜提取分离、超微粉碎等生产技术以及中药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技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支持湖北中医学院中药现代化共性关键技术中试平台研究室、湖北省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单位的技术研究,不断完善我省中药生产质量、技术标准体系和创新体系。在保证中药疗效的前提下,改进中药传统剂型,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五、以加强医药信息资源整合为重点,促进产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充分发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信息资源优势,建立省级药品信息平台,推进各企业、园区药品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对接,为企业做好信息搜集、整理与咨询。每年不定期举办1-2次新药研发专家论证会和医药经济论坛,搭建沟通平台。加强调研,做好医药产业统计数据的分析和预测报告,为政府科学决策和宏观调控服务。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六、以加强医药人才专业化建设为重点,促进我省医药人才结构的不断更新
设立全省药学专家库、企业管理人才库、专业技术人才库。以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药学院、武汉大学药学院、湖北中医学院、湖北省医药学校等省内外各类医药院校为依托,积极牵线搭桥,为全省医药企业培养输送多层次、复合型的从业人员。大力推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加强对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医药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开展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等,鼓励广大药学技术人员加入执业药师队伍,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七、以优化政务环境、净化市场环境为重点,促进医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坚持行政审批受理初审、技术审查、综合审核“三分开”,完善行政处罚调查、审核、决定、执行“四分离”工作机制,加强政务网站建设,加强制约监督,实施阳光行政,提高行政效率。
二是坚持打假治劣不放松。始终保持对制售假劣药品违法行为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公开全省药品质量投诉举报电话,创造公平公正、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
三是健全市场准入退出机制。结合我省实际,修订药品、医疗器械批发企业验收标准,提高准入门槛,逐步压缩减少药品、医疗器械批发企业,促进医药流通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四是构建和完善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信用体系。引导和督促企业牢固树立“企业是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广泛开展诚信生产经营倡议活动,组织100%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签订质量承诺书。根据注册、监管、稽查、抽验、不良反应监测等信息,每年对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及时公布评定结果,对失信企业加大监督检查频率。
五是建立现代食品药品监测基地。加快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湖北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建设,提升检验检测水平,为企业提供技术培训、医药产品标准研究等多方面的技术服务,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六是加强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建设。着力开展“能力建设年”活动,重点谋划和组织实施八个方面的建设,经过两、三年的努力,使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技术保障水平明显提高,监管队伍素质明显提升,行政执法能力明显增强,公众饮食用药安全长效机制明显改进。
同志们,医药是21个世纪最富有活力的产业,中国是世界医药潜在市场增长最快的国家,湖北拥有发展医药产业的多种优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肩负着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的职责,我们要切实提高行政执行能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坚持抓监管促规范,抓规范促发展,用高效的监管、有力的举措,营造医药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有序市场和安全环境。让我们共同携手,为促进我省医药经济健康发展,为保障全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最后,我代表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和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再次对到会的各位领导和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对食品药品监管事业一贯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