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专辑
首页 | 聚焦英山 | 明星企业 | 焦点评论 | 视频新闻 | 精辟论述 | 视觉英山 | 融入城市圈
英山农业腾飞插上“科技翅膀”
英山举办第十七届茶叶节
英山“党员中心户”引领农民奔富路
英山首家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
英山县长杨良锋看望慰问计生特困户
英山领导深入基层看望慰问群众
 
导语:英山,“中国名茶之乡”。英山茶叶规模湖北第一,全国第四,17.03万亩茶园全部达到无公害标准。做茶事,念茶经,发茶财,茶园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绿色银行”。
 聚焦英山
更多
湖北日报:英山设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
    为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2006年以来,英山县依托基层财政所,组建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并下设村服务站,聘请小组信息员,形成镇、村、组“三位一体”的服务网络。
人民网:英山县科特派探索3种模式
    近年来,英山县科技特派员在实践中探索出了“科技特派员+协会+农户”、“科技特派员+合作社+农户”、“科技特派员+企业+基地+农户”等3种模式,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湖北日报:英山法律援助中心为弱者遮风雨
·农民日报:英山县为农民搭建增收桥梁
·农民日报:英山科技特派员成为“经济引航员”
·中国法院网:英山法院圆满完成“清积”任务
·资源网:英山充分履行部门职责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精辟论述
更多
杨良锋:引进大项目 建设大园区
    牢固树立“工业强县”战略,落实“引进大项目、建设大园区、发展大产业、培育大集团”措施,在加速发展中提升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坚持整村推进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为使贫困村搭上新农村建设这列“快车”,2003年以来,全县累计整合涉农资金1.01亿元,在75个重点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580项。
  视觉英山
更多
巧解工业“腿短”瓶颈
重点突破工业园区建设
    按照”板块经济“走向,抓好温泉经济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去年以来,无碱玻纤电子布扩规、怡莲集团丝绸制品开发、新型装饰材料等9个过千万元的工业项目相继落户工业园区。
重点突破规模以上企业
    重点培植了1个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建筑企业湖北长安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北金马玻纤有限公司等一批销售收入过5000万元的骨干企业,新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家,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5家,比上年净增7家。
重点突破五大支柱产业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提升茶、桑、药、栗四大支柱产业档次,提高特色产业对农民增收的支撑力和贡献率。重点抓以茶叶加工和山野菜、粉丝加工为重点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五大重点产业。
发展路径解析
抓优势产业 促集群发展
    立足资源、产业优势,重点发展茶叶加工、真丝制品加工、中药材加工、汽车配件、船舶附件、机械制造、建筑建材等优势产业。现已形成了茶叶、茧丝绸、建筑建材、汽车配件四大优势产业集群。
抓园区建设 促集中发展
    坚定不移地把工业园区作为“工业强县”的重要平台和主体阵地来建设,先后投入资金2.8亿元,完成了英山经济开发区一期园区建设,启动了二期园区“五通一平”工作,建成面积达到3000亩。
抓骨干培育 促规模发展
    坚持“扶优、扶强、扶新”的原则,对主导产业、骨干企业、成长型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实施“双十工程”,每年重点扶持10家成长型企业和10个重点项目,促进工业经济上规模、上水平。
“三棵树”成就“摇钱树”
“和谐树”打造宜人环境
    该县在农村开展“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采取拍卖、承包等多种形式,搞好“四旁”植树和“五边”绿化,全县道路河堤绿化率达89.1%,去年12月,该县被全国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
“生态树”催热旅游经济
    全县划定国家、省级生态公益林30余万亩,以森林观光、休闲度假、健身康复、猎奇探险、科普教育为特色的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开春以来,就接待游客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00余万元。
“经济树”成就绿色银行
    近年来,英山县委、县政府将特色经济林作为富民强县的战略举措来抓,截至目前,全县经济林面积已突破60.8万亩,初步形成了茶、桑、栗、药四大支柱产业。
因地制宜建设生态新农村
明星企业
融入城市圈
 
焦点评论
对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县域经济作为宏观与微观经济的连接点,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点,它的发展对促进全省的发展、改革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到占全省76%的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决定着全省共同富裕战略目标的实现,影响着全省社地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是非:县域经济发展不必画地为牢
    县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作用。县域经济应该突破行政区域,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
西湖:湖北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有自身特色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黄冈现象”,是因为这些地市立足地域特色,用特色引领发展,靠产业兴县富民,走的是科学发展之路。
罗瑞明:黄冈异军突起在于观念的更新
    从农业市到工业市的跨越,黄冈用新的模式,用的思维去创新发展,一句话:就是勇于走自己有特色的路。
郭慧:“黄冈现象”贵在“从一抓起”
    2007年黄冈10个县市区有8家进入全省县域经济Ⅱ类行列。黄冈县域经济能够突出重围显现后发优势,贵在“从一抓起”。
第三只眼看英山
县域经济发展要走因地制宜道路
    由于存在资源禀赋、制度结构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以及鲜明的区位特点,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
黄冈各地专题
黄 州 团 风 红 安 麻 城
罗 田 英 山 浠 水 蕲 春
   
武 穴 黄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