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重点文化单位

更多

劲风扬帆正远航——长江出版集团5年实现跨越式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 2011-10-01 21:27   来源: 湖北宣传    进入电子报

  数字见证发展奇迹

  2004年,长江出版集团组建时有下属单位14家,目前已发展到27家;5年间,集团总计新建制度72项;共出版图书2.76万种,再版率52.7 %,其中265种图书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茅盾文学奖、湖北图书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等各种奖励,版权贸易项目达282种,其中输出版权194种。
  2004年,集团销售收入18.3亿元,2009年达到40亿元,保持每年两位数增长;2004年,集团总资产为21.6亿元,2009年达到77.5亿元,增长了3倍。5年多来,为国家创造利润13亿元……
  这一串串闪亮的数字,是长江出版集团全体员工五年多来超常努力、超常创新、超常突破、超常发展的真实写照,也印记着长江出版集团从一个传统出版单位向现代文化企业嬗变的进程。从一家行政性事业性集团,到“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全国文化企业30强”,长江出版集团迈出的每一步,都迸发着改革的激情、创新的火花,并不断创造着“奇迹”。


  转企改制 观念转变激活力


  “出版单位事业不像事业,企业不像企业,是要误事的。”长江出版集团董事长王建辉分析出版大势,决心“三五年内写好企业这篇文章”。
  而在集团组建之初,观念老化、队伍老化,惧怕改革、拒绝改革,不愿干事、不会干事,清议高论、自我封闭的现象却普遍存在。集团领导班子决心实现六个转变:一是从局机关转到集团总部。二是从机关工作人员转到企业员工。三是从机关思维转到商务思维。四是从机关语言转到商务语言。五是从行政管理转到经营管理。六是从官本位转到商本位。集团领导班子不厌其烦地向员工讲改制的必要性及改革后的发展前景,在集团上下掀起“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讨论,让员工明白改革首先要转变观念,转变观念就是要在思想上、行动上、创新上挑战传统,在企业文化上、队伍建设上、市场竞争上、主业发展上挑战自我。通过一系列“头脑风暴”,员工的市场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明显增强,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提升。
  放弃国家公务员和政府直属机构工作人员的身份,到集团来,就意味着选择了风险,选择了自我脱胎换骨,选择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对此,从孝感市委副书记任上调任集团总裁的刘志田感触尤其深刻。随着集团领导一起实现了这种身份的转变的还有集团所属27家企业近万名员工,都从“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并按规定办理了各项社会保险。由于宣传发动工作到位,方案制订较为合理,涉及上万人的人员分流安置工作没有出现一例到上级部门上访的,实现了彻底改制与和谐改制的目标。
  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客观上就是一个不断明晰产权的过程。2009年,在界定产权边界、明晰主营业务的基础上,13家改制单位完成公司工商登记,从事业单位转变为公司制企业,组织性质发生根本改变,集团公司对子公司出资人权力从法律关系上得到落实。产权明晰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集团成立后积极推动全省新华书店系统的改革。2005年10月,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公司实施管理模式与组织机构的“双调整”等四项改革措施后, 两年内新华书店集团累计减少正式职工1073余名,清退临时性用工300余名,大大减轻了人员压力,人工成本每年减少2000万元左右。在全国新华书店集团销售排名中,省新华书店集团由2004年的全国第26名上升到2008年的第10名水平。
  “哪里有思想大解放,哪里有经济大发展。”省新华书店集团作为老国企通过改革焕发出青春和活力,出版单位实施“事转企”提高了竞争力,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


  整合内外资源优化产业链


  在商业文化底蕴深厚的武汉,“整柜台”的说法路人皆知,即通过人、财、物等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五年多来,集团不断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推动优质资源和核心业务更多地向优势企业和优势板块集中,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
  2006年,集团争取省委、省政府的支持,整体划转全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所办书报刊经营实体,共104家单位、近2000多人、资产1.9亿元。在经历了短暂的不适应和磨合过程后,这些原属教育部门的经营实体逐渐走上正轨,集团着手按照市场和企业体制机制要求,引入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帮助其进行企业化改造。近四年来,划转单位销售收入增长150%,利润总额增长200%,员工收入也相应提高,对划转的认同感加深、对集团的归属感加强。刚刚退休的湖北教育报刊传媒公司董事长方腊全形象地说:“长江出版集团是‘婆家’,教育系统是‘娘家’。”此举为全国新闻出版业体制改革中跨部门脱钩划转创造了成功的案例。
  武汉长印股份有限公司曾是中国包装印刷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近年来经营遇到困难。湖北新华印务公司作为我省书刊印刷龙头企业,多年来一直期盼进入包装印刷市场,经营烟标、酒标等高附加值产品。2009年,公司抓住机遇,成功兼并武汉长印包装印务有限公司,开始第二次创业的历程。
  在教育书刊和印刷业务对外开疆拓土的时候,集团对内的资源整合、业务重组一直没有停下过脚步。五年多来,注销9家单位法人实体,取消5家报、刊社法人资格。调整股权、土地、房产、货币资金、债务等近100项。完成了《探秘》、《报告文学》、《当代学前教育》、《成功》和《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等5份杂志的划转工作。整合省新华书店集团,改制设立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新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完成全省83家新华书店资产分割,划分主业经营资产与非主业经营资产。整合湖北教育书刊发行社、湖北教育报刊社,改制设立湖北教育报刊传媒有限公司。目前,一个战略明确、结构清晰、分工合理的业务体系已然形成。

  强化特色提升主业市场竞争力


  “长江出版集团何以名之?”集团成立之初,王建辉就发出了如此诘问。五年多来,我们一直在寻找这一问题的答案,并小有所成。
  集团成立之初,即提出“一主三翼”出版总思路,明确把建立产品线、提高有效的市场占有率作为图书出版主业发展的目标,引导各出版社进行特色定位,按照自身优势和特色找准市场定位,确定产品线发展方向,做大产品规模。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集团各出版社在文学、美术、少儿、文史及“新农村书屋”等图书细分市场上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品线,在全国图书零售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品牌号召力,图书市场占有率由2004年的第16位上升到目前的前五位,居中部六省出版集团之首。
  抓畅销书出版,打造集团核心竞争力。集团推出多种举措,强化编辑的市场意识,引导出版社建立科学的选题论证制度,同时借助全国书市、订货会等活动的组织,搭建统一的宣传营销平台,并通过年度最有影响图书的评选,大力推进畅销书的出版和销售。各出版单位注重畅销书的出版和销售。集团成立以来出版的图书销量在10万册以上的有106种,销量在20万册以上的达71种,在业界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近几年出版的《二月河文集》、《张居正》、《狼图腾》、《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大江东去》等图书,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奖,有的连续几年荣登畅销书排行榜,成为双效俱佳的图书代表作。开创了文艺图书“北有人民文学,南有长江文艺”的局面。
  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报刊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出版产业的重要支柱。2006年,集团投资创办综合性都市类日报《长江商报》,力求探索一条新闻转型的新路,现已赢得读者和市场的认可。实施“百万工程”项目建设,集团24种报刊中发行量过百万的报刊已达4种。《小学生天地》继续保持全国优秀期刊品牌地位,并荣获了首届湖北省政府期刊奖。《初中生天地》创刊不久订数便突破百万份。《大家文摘报》2007年实现“百万”工程目标,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文摘类报纸。2007年创刊的《最小说》创下近年同类杂志销售的新纪录。五年来,集团报刊产业总销售每年保持100%的增长率。


  多元经营增强发展后劲


  中国20余家出版集团公司运作理念不外乎三种:第一种是用做产业的办法来做出版,第二种是坚守出版的文化立场,第三种是尽可能把文化与经济做融合。王建辉主张“两手抓”,左手抓出版主业,右手抓关联产业。
  在保证出版主业发展壮大的同时,集团还以投资、参股等方式进入文化地产、房屋租赁、旅游服务和股权投资等领域,以达到“以辅养主”的目的。集团充分发挥图书内容资源、品牌资源以及资金优势,参与投资拍摄的电视连续剧《万历首辅张居正》、《幸福不相信眼泪》在多家电视台热播。2006年,集团和湖北日报集团共同组建了湖北长江崇文国际文化交流股份有限公司,整合我省宣传文化战线的国际贸易、对外版权贸易、对外文化交流及培训等业务。同年,集团和北京东光物业管理公司共同成立了湖北长江东光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湖北出版文化城物业管理项目为基础,面向社会开拓物业管理业务。2009年初,集团投资成立了湖北长江嘉宝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其业务涵盖书画文玩、艺术品展览和影视广告策划等。2010年集团成立长江崇文文化地产公司,进军文化地产领域。通过“两手抓”,逐步形成“主业突出,辅业强劲”的产业发展格局。
  正是在这个改革、发展、高效的时代,秉承敢破常规、敢闯新路、敢当先锋的勇气,作为全国第16家组建的出版集团,长江出版集团在短短5年间,就实现了从健康出生、茁壮成长、华丽转身到高速增长的四大跨越,被誉为国内成长性最好的出版集团。

(本文来源:湖北宣传 编辑:时事五)
关键词:出版集团;出版产业;转企改制;再版率;集团领导班子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