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庸阳戏早先叫“杨花柳”,实为一种卖艺乞丐唱曲。

后经教字垭犀牛潭人家覃氏一家班加工改造,渐次流传。两百多年后,已逐步完善成为行当齐全的地方剧种。阳戏语言通俗,生活气息浓。表演重做工少武打,适宜演文戏、家庭戏、悲剧。唱腔由正调和小调两部分组成,共17个曲牌,正调唱腔用真假嗓结合演唱,
尾腔翻高八度,又叫“窄音”,此为大庸阳戏之主要特点。大庸阳戏已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及传统剧目,在沅澧流域颇负盛名。
[相关链接]:
土家族
又到土家“女儿会”(图)
鄂西土家族的节日
[民族歌舞]土家摆手舞(图)
[民族歌舞]梯玛神歌(图)
[民族歌舞]土家族原始戏剧——茅古斯(图)
[民族歌舞]大庸阳戏(图)
[民族歌舞]土家傩戏
[民间工艺]土家织锦(图)
神秘的贵州傩仪(起源\仪式\法式)
傩与中国少数民族面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