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武汉新闻

2017江岸区GDP跨上千亿元台阶 获批“国家区域双创示范基地”(图)

发布时间:2018-01-24 08:50:18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图为:“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大型校园巡回招聘活动江岸区专场。

图为:湖北省“双创周”开幕式上,江岸区易瓦特公司展示无人机产品。

图为:法国圣埃蒂安设计展走进长江金岸。

图为:江岸区滨水风貌。

图为:俯瞰江岸。

江岸区,武汉市的首善之区。

过去的一年,江岸区在经济发展领域出招频频——紧扣武汉市长江主轴战略,着眼“历史之城、当代之城、未来之城”的伟大城市梦想,全力打造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长江新城(区)谌家矶片三大亮点区块;立足江岸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等现实条件,突出抓好总部经济,着力打造国际保险资管中心、高端商务商贸中心、文创时尚旅游产业中心和创新科技产业中心,推动产业提质增效;谋划构建“五局两中心”“五库一图”工作体系,组建“四支招商大军”,聘请82名招商、招才大使,研究制定“四大资智聚汉工程”实施细则,出台“江岸英才”30条等系列高含金量政策。系列举措,让江岸经济跑出“加速度”。近3年来,江岸区GDP每年跨越一个百亿台阶,2015年超过840亿元;2016年为960亿元;2017年跨上千亿元台阶,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市前列,获批“国家区域双创示范基地”。

强劲的经济势头,背后是怎样的江岸追求?

资智聚汉

打造“环江岸朋友圈”

日前,由江岸区招才局联合阿里初橙资本、多牛资本举办的“阿里·湖北校友会”火热举行,一批有情怀、有梦想的阿里校友从全国各地聚集江岸,共谋产业发展,当场就有13名阿里校友签订项目落户意向协议。

江岸辖区高校很少,却结出“校友经济”的硕果,秘诀何在?

江岸区建立校友合作和项目人才互推机制,依托武大校友会、阿里·湖北校友会、江岸区创新创业校友联盟等校企联谊平台,先后引进楚商大厦、华中金融城等25个重大校友投资项目。

建立校友数据库、校友项目库,定向宣传政策、通报重点工程、推介招商项目。完善校友联络服务机制,成立3家海外“校友工作联络站”,并成立全市首家“海智工作站”,对企业引进海外产业领军人才进行精准扶持,吸引惠普中央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美国能源部特殊贡献奖得主、日本工程院东亚专委等一批顶尖校友(团队)落户江岸。

校友经济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向纵深延伸,结出院士经济的累累硕果。

在湖北省2017双创活动周启动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修润“牵手”江岸区。两个月后的江岸区创新发展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茆智、张祖勋、李建成也获聘成为“院士顾问”。

江岸区变“政府主导引才”为“企业引才、政府支持”,支持科技园区、企业与海外企业合建研发中心,引进院士资源。此外,设立2亿元区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支持“院士经济”;“招所引院”,对接清华大学、中科院等国内外顶尖高校院所,共建3家创新创业研究院,与武汉地区5所知名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吸引一批院士团队到江岸区开展科技成果转化。

目前,江岸区共引进“两院”院士8名,外籍院士2名,“千人计划”专家10名。这些高端人才,瞄准未来经济发展前沿,成为加速江岸经济腾飞的新引擎。

人才集聚,带来资本汇集,铸就江岸经济发展强大磁场。

2017年,江岸区招商引资完成实际到位资金735.5亿元,总额居武汉市中心城区第一位,比2016年同期增长51.5%,增幅居武汉市中心城区第二位;实际利用外资超过5.4亿美元,比2016年同期增长48.1%,增幅居武汉市中心城区第一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6.04亿元,投资总量居武汉市中心城区第一位。

“双创”潮涌

创新注入发展活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经济活力之源,也是转型升级之道。

2017年6月,江岸区获批“国家区域双创示范基地”,成功承办全国双创活动周省市主会场活动。“北江岸+南光谷”的双创大格局,正在武汉雏形初显。

身处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江岸区见缝插针地“挤”出一批“双创”载体,探索形成独具特色的“5333”双创模式。

“5”,即5种双创模式————

社区+双创。艺苑社区是个老旧小区,聚集着武汉楚剧院、武汉话剧院、武汉歌舞剧院等文化资源。街道及社区深度发掘文创产业链,引进多家文创企业。截至目前,该社区入驻的各类文创企业有37家,超过一半的企业主是本社区居民,年产值达5亿元。如今,一批这样的“双创”社区正在江岸区遍地开花。

老房子+双创。1861年汉口开埠后,黎黄陂路周边曾聚集了12国领事馆、近30家外资金融机构和100多家洋行。江岸区对这片区域实施保护和建设,腾退置换、整旧如旧、筑巢引凤,打造历史风貌街区。如今,这里引来数十家文创企业聚集。

企业+双创。支持易瓦特、金运激光等区域龙头企业,通过校企合建、企业自建等方式建设研发中心、孵化基地。

村集体+双创。支持岱家山科技城、石桥工业园等村集体园区,依靠集体资金,采取自建自营模式,汇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意设计产业集群。

院校+双创。支持武汉市工科院、市财贸学校等院校依托自身优势资源,突出科技创新和大学生创业,重点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信息技术产业。

与此同时,江岸区还搭建公共技术平台、双创促进服务平台、政策集中发布平台等3类服务平台;提供政府引导基金、财政补贴、融资担保3种财政支持;培育引进一批“前沿型”双创主体、扶持壮大一批“支柱型”双创主体、转型升级一批“传统型”双创主体等3类双创主体。

以此为基础,江岸区正形成“1+5+N”双创发展格局,即围绕建设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1个目标,重点建设汉口文创谷、岱家山科技创业城、百步亭·爱社区众创空间、工科院孵化器、武汉金凰智汇信息技术产业园等5个双创集聚示范区,实施N个“创业里”和“创新楼”工程。最终实现“六个1”,即100万平方米双创空间、100家金融机构、100亿元基金规模、1000名高层次创业人才、1万名创业大学生、1万户创新企业。

亮点区块

优化经济承载空间

资智汇聚、双创潮涌,让江岸区成为发展热土,引来人才和项目的争相进驻。但这些已经破土而出的经济“幼苗”,如何长成扎根江岸的“常青树”?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院长李志刚曾指出,高品质的城市空间才能留得住人、留得住产业。

江岸区委、区政府用亮点区块点亮城市发展生命力,着力打造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汉口滨江商务区和长江新城起步区,扩宽城市承载空间,驱动经济提质增效。

蝶变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打造历史街区的复兴样本。江岸区全面启动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和建设,坚持腾退置换、整旧如旧,还原建筑的历史本色,保护城市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江岸区又在此启动“汉口文创街区”建设,重点发展文化创意、工业设计、电子商务等新产业,实现历史街区景观和功能整体提升。

打造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崛起“汉口之心”。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地处长江左岸的老汉口段、两江四岸的核心地区,面积约4320亩。江岸区在此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金融服务、高端商务、文化创意等。目前,这里已引来瑞安天地公司、泓江置业公司、珠海华发集团、周大福金融集团、美国金融集团、国华人寿公司、泰康人寿公司等一批企业竞相入驻。平安大厦更是创造了单栋年缴10多亿元税收的奇迹。

拥抱长江新城起步区,打造全球“梦想之城”。长江新城选址确定后,江岸区积极对接服务武汉市管委会,大力推进拆迁征收,强化管控拆违措施,营造全民支持的社会氛围,全力落实武汉市委决策部署,全方位对标雄安新区,坚持拼搏赶超,坚持典范标准,推进江岸片区的各项工作。

江岸区还联手法国圣埃蒂安设计联盟、武汉工程设计产业联盟打造“武汉设计之都——长江左岸创意设计城”。拟规划建设的长江左岸创意设计城总用地面积约为1.87平方公里,地处长江主轴核心区范围,由解放大道、武汉大道、一元路、沿江大道围合而成,交通区位优越、历史底蕴深厚、产业基础完善。这里将成为集中展示长江文化、生态特色、发展成就和城市文明的窗口,成为承载武汉“设计之都”设计产业进军国际化舞台的重要载体。

全域旅游

绘就“五色”长江金岸

旅游业是一个覆盖面广、融合度高、拉动力强的综合性产业,既是朝阳产业又是绿色产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综合效应,在经济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影响。

江岸区,拥有一批保存完好的珍贵的革命旧址;坐拥16.2公里的长江岸线和众多公园、湖泊;拥有全市80%的历史文化街区和优秀里份,优秀历史建设多达122处。

坐拥丰富资源,江岸区如何做好旅游文章?

江岸区正通过统筹发展“全空间”,旅游供给“全提升”,产业链条“全融合”,旅游发展“全共享”,城市营销“全渠道”五全发展,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统筹发展“全空间”。委托专业机构制定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沿16.2公里长江江岸段打造城市核心景观中轴,打造世界级滨水景观大道;强化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旅游功能,打造“长江文明之心”,建设世界级历史人文集聚展示区,提升建设历史之城;依托特色交通系统串联吉庆街、武汉天地、黎黄陂路步行街等特色街区;再造一批高档商务功能区和特色休闲街区,形成旅游全域化网络,成为现代都市风情体验区,优化建设当代之城。

旅游供给“全提升”。依托特色资源禀赋,以游客的极致体验为中心,重点发展“五色旅游”:蓝色水上旅游,围绕知音号、长江游轮等水上资源打造世界级旅游项目,积极参与创建江汉朝宗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打造国际知名城市水岸;绿色生态旅游,以江滩公园为核心,打造成武汉“城市名片”“世纪风景线”以及生态文明共享体验区;以解放公园、堤角公园为代表,布局发展市区绿色休憩观光带;红色革命教育旅游,依托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等博物馆、纪念馆,打造江岸区红色革命教育之旅和全国性红色旅游教育示范基地;古色历史人文旅游,以保护利用优秀历史建筑群为引领,擦亮中山大道、汉口沿江大道一批历史街区品牌;夜色休闲旅游,以中山大道、吉庆街、黎黄陂路步行街、江汉路步行街为引领打造夜游观光品牌。

产业链条“全融合”。推进“旅游+文体活动”,大力打造文化体育旅游活动品牌,逐步形成以活动促进旅游、文体旅共进的新业态。推进“旅游+特色街区”,打造“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建设全天候、全地域旅游目的地。推进“旅游+主题展馆”,结合辖区内文保单位、优秀历史建筑,打造博物馆之区。推进“旅游+招商”,开展跨国合作,引进一批国际旅行项目。

旅游发展“全共享”。以旅游为导向整合资源,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推动建立旅游发展全民共建共享机制。开展“江岸人游江岸”“百场大学生红色主题班会走进江岸”等系列活动,吸引青年人了解江岸、创业江岸、扎根江岸。开展文化旅游志愿服务活动。

城市营销“全渠道”。统一策划,讲好江岸故事、包装江岸旅游形象,借助新平台、建立新模式、触发新热点。继续推广江岸原创歌曲,拍摄江岸旅游宣传片、评选江岸形象大使,全渠道宣传推介江岸城市形象。制定旅游营销策划方案,深挖江岸特色旅游资源,培育多层次、特色化、中高端的“江岸礼物”体系,提升江岸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