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最新报道

更多

推进旅游发展新跨越 打造州域经济新引擎

发布时间: 2012-02-18 23:17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恩施州人民政府

 

    2011年,恩施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决策部署,坚持把旅游产业作为州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和抓手,凝心聚力,共谋跨越,取得了增长速度持续加快、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产业融合度逐渐加深、旅游目的地初步形成的显著成效。全年共接待旅游者165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07%、70.79%,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全州旅游发展步入了大进入量、均衡性增长的新阶段,保持了全省第一方阵的位置。

一、坚持政府主导,“四大保障”加快旅游州域化

    牢固树立全域旅游理念,将恩施州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谋划和建设,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不断强化旅游发展保障,切实加快了旅游州域化进程。

    (一)强化规划保障。坚持把高起点规划作为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手段,编制了《恩施州旅游发展规划(2011—2020)》、《恩施州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板块和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规划了“一心两翼”的旅游发展布局(即以恩施州城为中心,北线建设地质奇观和生态山水画廊,南线建设民族风情走廊)。各县市、景区结合实际编制或修编了专项规划,健全了州、县、景区三级规划体系,引领旅游产业发展。

    (二)强化投入保障。坚持把强化投入作为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重点, “十二五”累计规划旅游发展项目127个、投资230亿元。2011年,共实施重点项目28个,完成投资16亿元。同时,州政府每年从本级财政安排预算资金1500万元专门用于旅游产业发展。各县市也加大了投入力度,如恩施、利川等县市每年按上年一般预算收入的2%安排了旅游发展专项资金。

    (三)强化组织保障。坚持把加强组织领导作为强化政府主导作用的核心,州委、州政府明确提出了全州旅游经济发展两个“高于”(即全州旅游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全州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国旅游业发展速度)的目标,先后召开了全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和两次旅游产业发展推进会议;对“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分别明确一名州级领导牵头、一个工作专班组织实施;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采取现场调研、召开会议等方式,亲自督办重点旅游景区和项目建设,全力解决发展难题,以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促进了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四)强化法制保障。坚持把加强旅游法制建设作为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关键,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吸取外部经验、严格遵循上位法的基础上,出台了全州第一部地方性旅游法规——《恩施州旅游条例》,明确了全州旅游产业发展的原则、目标定位、规划编制、旅游开发、旅游经营、法律责任等体制机制性问题。条例实施以来,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组织集中学习等多种方式深入贯彻落实,全面提高了政府依法行政、旅游企业依法经营、旅游从业人员优质服务的能力。

二、实施要素突破,“四大建设”打造旅游目的地

    坚持应急和谋远相结合,以“游”为中心,着力破解旅游要素短板问题,逐步实现协调发展,旅游目的地建设初见成效。

    (一)加强大牌景区建设,产品竞争力切实提升。深度开发神农溪、大峡谷、腾龙洞、坪坝营等核心景区,突破性开发野三河、黄金洞、佛宝山等新兴景区,加快开发巴东大面山、宣恩贡水之滨、建始云雾灵山、石门古风、来风仙佛寺、卯洞三峡等优质旅游资源,神农溪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景区,野三河、佛宝山、唐崖河、大峡谷、梭布垭5家景区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全州A级以上景区达到26家,其中4A级以上9家,高等级景区位居全省前列,腾龙洞、大峡谷、神农溪被评为“灵秀湖北”十大旅游名片。

    (二)加强配套设施建设,要素支撑力切实提升。先后改建了恩施大峡谷、腾龙洞、坪坝营等景区公路,建设了景阳河、野三河旅游码头,切实改善了可进入条件。全年新增2家四星级宾馆,全州四星级以上宾馆达到8家,州城宾馆饭店总床位数增加到2万多张,新增星级农家乐486家,四星级以上农家乐达到14家。大力发展旅游购物,新增旅游商品店50多家,州旅游商品购物中心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宝石花风景漆筷等10种商品被认定为“灵秀湖北”旅游商品。

    (三)加强行业素质建设,服务吸引力切实提升。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扎实推进县市创强创优、旅行社创强、景区创A、饭店创星、导游创佳、旅游商品创品牌等创建活动。先后开展了千名导游大培训,举办了第四届导游大赛和《恩施州旅游条例》专题培训班,旅游队伍不断壮大,素质明显提高。持证导游达到878人,当年新增195人,4名导游被评为全省优秀导游。全面加强行业管理,13家旅行社被评为全省首批A级旅行社。不断加强旅游安全监管,确保了旅游业安全发展。

    (四)加强客源市场建设,形象影响力切实提升。按照政府主导树形象、企业运作抓客户的思路,多形式、大力度开展宣传促销,联合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中视鸿歌(北京)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拍摄30集电视连续剧《大水井》并将在央视播出。在重庆和武汉推出了“凉城美景?风情恩施”消夏旅游品牌,州庆期间组织凉民之旅千人团来恩施旅游,引爆了夏季旅游市场。成功举办第二届湖北?恩施生态文化旅游节,取得了推介产品、展示形象、促进合作的显著效果。

三、发挥引擎作用,“三大效益”凸显旅游带动力

    充分发挥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引擎功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初步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三赢”。

    (一)促进产业转型,经济效益不断看好。坚持“农旅互动、工旅互通、商旅互赢、文旅互融”,着力促进旅游产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仅实现了旅游经济以50%以上的增速增长,还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先后在国省道和旅游景区周边建成了一批民族风情浓郁、产业特色突出的新农村示范村、农业特色产业景观带,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带动了茶叶、腌腊制品、宝石花漆筷、西兰卡普、三峡白酒等加工业发展,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刺激了宾馆、酒店、餐饮、民族文化发展,优化了现代服务业业态。全州的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6年的37:25:38调整为2011年的29:30:41,实现了“三二一”的历史性调头。

    (二)促进民生改善,社会效益逐步显现。旅游产业的加快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就业再就业。据统计,全州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1万人以上,带动相关行业5万余人就业,相当部分的大中专毕业生选择导游、宾馆酒店管理等职业,缓解了就业压力; 1万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依托旅游业实现了就地转移就业,拓宽了增收渠道。旅游发展也加快了农村脱贫步伐,恩施市沐抚办事处、巴东县沿渡河镇、建始县花坪镇等乡镇的重点贫困村依托旅游景区,大力发展农家乐、特色种植养殖等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

    (三)促进绿色繁荣,生态效益较为可观。始终坚持生态优先,一切旅游开发项目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不浪费资源、不搞粗放型、低水平和重复建设为前提,一切旅游活动都防止对水体、植被、土壤等生态系统带来污染或破坏,最大限度地让原生态的山水风光、土苗文化转化成为具有影响力、知名度和独特性的旅游产品,形成了旅游经济蓬勃发展、奇山秀水美丽依旧的生动局面。

    站在新起点,谋求新跨越。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以深入开展“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提神鼓劲,抢抓机遇,奋发进取,争创一流,不断开创建设旅游经济强州的新局面。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杨梦云)
关键词:旅游工作会议;恩施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