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朱德华)近几年来,武汉处于大建设大发展阶段,二十多条地铁线路、多处市政排水工程施工,人们在享受城市便捷的同时,不免经历发展过程中的“阵痛”:如城市拥堵、噪音扰民……一方面,这些市政工程是城市发展的需要,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老百姓的便捷出行和更高品质的生活,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影响市民日常的生活,如何破解市政工程噪音扰民难题,本期《城管聊天室》邀请到市政工程施工方代表及市民代表,就这一话题展开交流。
噪音影响日常休息,多次投诉仍未解决
青山区钢都126社区居民谢文君称,每天下班回家非常疲惫,处理完家里事务后还要陪小孩、照顾老人,晚上是唯一能好好休息的时间,但附近工地施工发出巨大噪声,吵的我们苦不堪言,以前青山没有多少工地,忍忍也就算了,但现在工地太多,经常彻夜施工,其次是我们很多人私下里讨论这个事,说虽然每次投诉后城管总是来的很快,也看的到他们在制止,但他们走后不久工地还是继续施工,我们也没有办法,你们的回访电话问我满意不满意,我能说什么呢,你们的态度我还比较满意,但对这个结果我肯定是不满意的,只能一再投诉。
据介绍,目前,青山区有大量拆迁以及在建住宅、商业项目,加之地铁施工与海绵城市试点,全区工地数量较多,部分工地进行的夜间施工影响了居民休息,引发大量居民投诉。
城管有警必出,但无权强制停工
青山区城管直属二中队分队长曾蜀坦言,按照环境噪声防治法的规定,城区夜间(22时-6时)禁止施工,因抢修、抢险及工艺要求必须施工的,需经过相关部门审批,而城管部门只有执法职能,而且没有强制权,难以对工地形成有效制约。而居民巨大的投诉量也让我们非常焦急,今年上半年我们对部分投诉集中的工地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进行围堵和强行封停的行为,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因工地确实太多,有点自顾不暇。
并且,正常来说我们只能在平时对工地进行法律法规宣传,对短暂不严重的施工行为进行劝阻并要求整改,对无审批的严重夜间违法施工行为进行调查并进入行政案件处罚程序,但很多工地由于赶工期或工艺要求,依然无法停止夜间施工,而按照现有法律授权,我们的职能也只能到这一步,我们只能在职责范围内尽量做好,比如对每次投诉都会出警处理,对每一次发现的夜间违法施工都进行相应的处理,也希望能得到大家的理解。
施工方:我们认管也认罚 但是工程不能停
而面对这些困难,我们在这两年的工作中踩着石头过河,磕磕碰碰的也大致摸索总结出了一些应对的办法,主要是以发挥队员的主观能动性为主,用高频率的巡查和坚决的管控力度发现、制止夜间违法施工,同时我们也采取了一些新的办法,例如针对专业器材的缺乏,我们通过与第三方检测机构合作检测噪声来解决,以专业报告作为办案依据;而执法手段的单一,我们也积极的与环保、建设部门进行对接,进行联合执法,加强对工地的管理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
地铁5号线7标项目部生产副经理李卫民称,居民的投诉和城管部门对我们的处罚,我们都能理解,熬夜通宵施工对工地来说也是很难受的事情,但工地施工有很多不能逆转的因素存在,比如混凝土浇灌等工艺是必须连续施工的,一旦半路停止,价值几百万上千万的原料设备都要损失掉,另一方面,最近天气炎热,工地施工都是高强度的体力作业,更有中暑的危险,而部分涉及道路的施工,又因为白天会影响交通,交管局要求只能夜间进行;再有就是按期完工的硬性要求,除了承包合同的工期要求外,还有防汛办要求在汛期之前完成部分施工的硬性要求,看起来我们好像是万恶之源,但其实我们也是无可奈何。城管部门的管理和处罚都符合法律规定,事先也要求整改,我们也是心服口服,但有时确实是没办法停止夜间施工,说到底,我们也是为了青山的发展做贡献。
各方回应:多些容忍多些理解
居民代表谢文君:工地有各种困难我们也理解,这些工程也是为了日后方便市民,可否由城管部门进行协调,让工地进行施工方面的调整,把有噪声的施工改为白天,并且采取一些措施减少噪声。青山区老人比较多,学校也多,我们大人忍忍就算了,孩子复习和老人的身体不要受到太大的影响。
青山区城管直属二中队分队长曾蜀表示,目前,施工方面的问题,青山区城管已经多次约谈全区各重点工地的负责人,尤其是几个重点项目以及海绵、地铁工地,要求对工艺进行调整,并且责令部分工地改变了渣土运输路线,尽量不走居民区密集的道路,也对部分工地的进出口要求铺设了防噪声的毯子,减少了重型车辆进出产生的噪声,该停的工地坚决封停。
市政工程施工代表李卫民称,市政工程是完善武汉城市功能的重要保证,暂时的扰民也是为了长久的便捷,希望广大市民给予理解和支持。同时,我们施工方也会努力做到减少噪音扰民,尽量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争取早日完工,让大家享受到执政工程带来的好处。
(作者: 编辑:黄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