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专题 > 聚焦湖北农垦改革发展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中莫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追求政治、社会、经济效益三丰收
发布时间:2016-01-19 15:14:55来源:国际在线进入电子报

示范中心的当地员工在地里除草 刘畅摄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刘畅):莫桑比克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是中国政府在非洲援建的第一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从2012年正式运营至今,为试验、示范和推广农业种植技术、培养莫方农业技术人才、解决莫桑比克粮食安全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2015年5月开始,示范中心面临着从国家全额拨款到自主经营的转型,这将是中国在非洲农业示范中心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另一次重要尝试。

蔬菜贩子来示范中心挑选球白菜 刘畅摄

   盐碱地变优良试验田

  2015年11月中旬,位于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西南30公里博阿内市的中莫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艳阳高照,来自于湖北农垦的农业专家庄尚万正在指导当地农民培育秧苗。

  庄尚万对记者说:“这是国内引进的水稻品种‘丝苗’。这个品种在这里表现的很好,单产亩产1300斤没问题,产量略高于国内。而且因为这里昼夜温差比较大,和国内气温不一样,所以产出来的稻米比国内口感要好。”

  庄尚万介绍说,“丝苗”水稻是中莫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专家们从30多种水稻品种精心挑选出来的。他们从国内带了不同品种的水稻种子,同时在一块试验田中种植,经过比较,来自江苏的丝苗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口感好,于是决定大面积推广。看到130亩水稻绿油油地长势喜人,你怎么也想不到,在农业示范中心接手这块土地之前,这是一块连当地农民都看不上的盐碱地。

  2007年1月9日,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莫桑比克,为莫桑比克农业示范中心揭牌,标志我国在非洲建立的第一个农业示范中心正式启动。2009年7月9日,示范中心正式开工,示范中心占地50多公顷,但绝大多数都是从未有人开垦过的盐碱地。

  庄尚万回忆说,“这个地方盐碱重,当地没有人种过,在建设示范中心的时候,莫方有意把这块盐碱地给我们,说想看看中国人的本事。”

  湖北农垦的农业专家们来到这片杂草丛生的盐碱地,除草开荒,挖沟开渠,又翻耕清洗土壤,改良酸碱度,经过几年的开垦耕种,硬是把一片无人问津的盐碱地改造成适宜耕种的良田。农业专家们又克服当地阳光强、风力大、土壤渗水快的困难,使水稻亩产达到1200斤左右,远远超过当地人的亩产四五百斤。

  农业示范技术中心主任田泽勤说,“2011年,莫桑比克产量300-500斤,我们现在达到1200斤甚至1200斤以上,产量提高了一倍以上。此外,我们在加扎省友谊农场还有一个大面积的示范基地,那里很多老百姓和我们学习种水稻,水稻产量提高到了900斤左右。”

  从2012年4月中莫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正式进入技术合作以来,农业专家们进行了水稻、棉花、蔬菜的种植试验和畜禽的养殖试验,已经筛选出10多个适宜在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其中已有两个水稻品种经莫农业部门审批参加当地区试。从国内引进的6个特种玉米品种,尤其是“荆花糯6号”表现特别优异,每亩玉米棒的鲜重达到1000公斤,为当地产量的几倍,而且味道更好。从国内引进的鄂杂棉26号亩产籽棉产量达到400公斤。从国内引进的蔬菜品种达30多个,并从斯威士兰引进种猪,进行生猪养殖试验,效果良好。

  对于中国农业专家的敬业和高效,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现在农业示范技术中心担任外联和翻译的的莫桑比克小伙马哈拉比感触颇深:“他们很厉害,莫桑人生产一吨,他们生产两吨三吨。工作效率很高,每天上班,不管累不累。”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