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网络专题 > 新闻资料

扬“三个洪湖”之帆行跨越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17-07-27 10:38:19来源:湖北日报网

   荆州日报消息(记者黄道培张珂郭江峰特约记者崔巍李友华) “要着力打造红色洪湖、绿色洪湖、金色洪湖。”5月10日至11日,荆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智来到洪湖市调研。这也是杨智在当选荆州市委书记后的县市区调研首站。

  深思熟虑,殷殷期盼。这是针对洪湖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开出的药方。

  一个时代目标已经确立——洪湖首先是“红色”的,必须是“绿色”的,还要是“金色”的。

  一份历史答卷正在书写——95万水乡儿女正站在新起点上,不忘初心,以坚定的决心走上了建设“三个洪湖”的发展之路。

  红色洪湖:在传承和弘扬中筑根基

  洪湖市城区,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作为全国十大陵园之一的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占地面积40公顷,从建成之初就被赋予了浓郁的“红色”。每逢清明节、烈士纪念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慕名而来的社会各界群众就排起了长龙。

  洪湖市瞿家湾镇,瞿家湾老街。

  作为曾经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首府,多少年风吹雨打,老街里的陈设一样没少,义务讲解员瞿兆利对曾经发生在这里的红色故事了如指掌,如数家珍。

  像这样的红色资源,洪湖市还有很多。洪湖推动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打响红色文化的名片和品牌,有着天然的优势,值得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充分挖掘其中的政治价值、教育价值、品牌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2016年11月7日,刚上任两天的洪湖市委书记张远梅带领洪湖“四大家”领导冒雨来到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她说,这次参观重温革命历史,对自己是一次理想信念的深刻教育,是一次党性的洗礼和锤炼,使自己深感肩上的责任沉甸甸的。在洪湖跨越发展的今天,洪湖各级干部要传承革命先辈的遗志,充分发扬洪湖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努力开创洪湖良好发展的新局面。

  红色文化是红色资源的灵魂,从本质上说,红色文化就是一种精神。八十多年前,一位叫路易艾黎的国际友人来到洪湖,在目睹了洪湖军民面对洪灾抗险救灾、生产自救的场景之后,他深受震撼,并总结出了“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战胜每一个困难”的“洪湖精神”。

  当年,在“洪湖精神”指引下,英雄的洪湖儿女,慷慨赴死,血染大湖,用生命写下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

  今天,“洪湖精神”在这片热土上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涵,激发干部群众奋发向前。

  万众一心、不胜不休——在去年迎战’98+洪水的战斗中,洪湖人民取得了决战决胜。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2016年12月,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洪湖新滩经济合作区正式成立,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合作共建、利益共享的“飞地经济”合作模式落子洪湖。

  无私奉献、一心为民——2017年3月,洪湖湿地新一轮拆围完成,实现“人放天养”,洪湖在“长江大保护”中迈出强有力步伐。

  ……

  精神境界决定事业格局。任何一个政党都需要思想和精神的滋养,否则就不可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如今的洪湖,所有新党员必须到湘鄂西革命历史纪念馆宣誓,各级党员干部要经常性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洪湖市委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洪湖精神”学习践行活动,让党旗在洪湖水乡高高飘扬。

  同时,洪湖市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三比三促三争创”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比学习、比作风、比业绩,促素质、促担当、促发展,争创十佳优胜单位、争创十佳实绩突出先进个人、争创十佳农村党组织书记。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洪湖精神。洪湖上下,正弥漫着一股比学赶超、大干快进的良好氛围,党员干部队伍精神、士气、能力、作风等方面都有明显提升。

  有不少乡镇党委书记告诉记者,“三比三促三争创”活动中,大家暗自较劲,随时有可能因工作不力被通报批评,甚至公开检讨。

  心中有了信仰,脚下才有力量。

  “周六基本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如今已成为新一届洪湖常委班子的真实写照,这当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

  伟大的精神引领伟大的事业。“洪湖精神”不仅属于历史,而且属于现在、属于未来。

  当前,洪湖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跨越发展的目标。但是,新长征路上还要过许多“雪山草地”,还要闯许多“雄关天险”。实现“赶超梦”,需要洪湖干部群众上下一心,高擎“洪湖精神”火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绿色洪湖:在保护和恢复中思未来

  洪湖湿地,碧波荡漾,湖鸟纷飞。

  作为长江流域最具代表性的天然蓄水库、荆楚大地重要的生态屏障,如今已呈现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画卷。

  洪湖市曹市镇,向红村。

  作为首批仙洪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新颜河贯穿向红村全境,河渠两岸的100棵樟树和桂花,920株垂柳,800株茶花,另加境内施港闸沟两岸栽种的100棵樟树,200棵垂柳,400株紫玉兰,错落有致,让人流连忘返。

  洪湖市老湾回族乡,珂里湾村。

  作为洪湖市首个美丽乡村建设试点乡镇,以“梦里老家,水乡珂里”为核心理念的综合性文化旅游项目正在打造中。驳岸、水巷、拱桥……构成了水乡古镇独有的苍老和神秘。船轻摇桨橹,在河面上泛起碧玉一般的水花,嘎吱声消失在岁月的涟漪中。

  毫无疑问,现在的洪湖走上了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然而,曾经的洪湖市由于受认知观念局限,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一度破坏了洪湖生态,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生态与环境问题。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古往今来的实践表明,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无法抗拒的发展规律。

  转变经济发展理念,时不我待。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实推进‘绿满洪湖’行动,让‘天蓝水绿’成为洪湖永远的名片。”2016年12月5日,洪湖市第八次党代会上,张远梅向全市人民作出庄严承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实践的指南。2016年以来,洪湖市强势推进打击长江岸线“三非”(非法排污、非法码头、非法采砂)清江行动,做到135公里长江岸线无盲区,无死角,30处非法码头全部取缔,查处非法采砂船50艘,拆除非法采砂机具92台套,行政拘留67人。同时,大力整治长江白鳍豚保护区人类活动点,江滩整治有序实施。

  “洪湖是湖北的洪湖,也是中国的洪湖,更是世界的洪湖,作为长江大保护中的重要一环,保护洪湖责任重大。”洪湖市市长沈先武说,不管政府多困难,我们责无旁贷。

  2016年10月,洪湖拆围战役再次打响。在前两次拆围的基础上,此次目标为:洪湖围网一亩不留,渔民全部上岸。

  2017年3月,洪湖境内十余万亩大湖围网被永久性拆除,1997户渔民成功转型上岸,得到政府妥善安置。

  目前,洪湖已经恢复了碧波万顷的美丽景象。下一步,洪湖将建设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现代渔业示范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立以生态经济为显著特点的‘洪湖生态经济区’,洪湖生态建设将持续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洪湖市严格落实整改中央环保督察组督办的环境问题:珍珠养殖坚决取缔,面源污染彻底清除,秸秆焚烧令行禁止,黏土砖窑全部关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7年4月,洪湖市召开2017年度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会议,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进洪湖美丽乡村建设。“建设美丽乡村就是要让乡村留住绿水青山,守住乡韵乡愁,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在大会上,张远梅深情地说。

  而在此之前的3月17日至3月20日,张远梅率洪湖市党政代表团先后到江苏省南京江宁区、浙江省安吉县、安徽省巢湖市,参观学习三地“美丽乡村”建设。

  如何让洪湖“更绿”?答案写在人民和政府的行动中。

  近年来,洪湖市以“绿满荆楚”行动为抓手,大力开展通道绿化,洲滩绿化,推行“林水结合”模式,发动群众在鱼池边、沟渠旁,房前屋后植绿护绿。一批“成长林”“巾帼林”“劳模林”扎根水乡大地。五年来,洪湖新增造林面积26.3万亩。

  未来三年,洪湖市每年的城市建设投入将超过10亿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建成运营,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工程、中心城区“一河两岸”综合整治工程正在实施,中心城区三个“城市客厅”即将建成。

  如今,洪湖市已形成政府、企业、百姓共治的绿色行动体系,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这股绿色发展的磅礴力量,一定会让洪湖大地天更蓝、水更清。

  金色洪湖:在转型和创新中谋发展

  洪湖市东,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洪湖新滩经济合作区。

  8日,长利玻璃洪湖有限公司车间内,玻璃自动化生产线像流水一般,传送机械不停运转,整片的玻璃在流动。“去年,投资8.6亿元年产32万吨节能环保新材料玻璃生产线投产,生产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今年4月,长利玻璃洪湖工业园二期开工建设,投资12亿多元,计划按照一窑两线布置,此项技术,属于世界领先水平。”长利玻璃洪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金祥介绍。

  2008年,汉洪高速通车。几乎是一夜之间,新滩俨然成为武汉经开区的后花园。此前由一条东荆河隔断的洪湖与武汉的格局,被一朝打破。

  面对区位优势的变化,荆州市委、市政府,洪湖市委、市政府开始思考,如何突破洪湖区位短板,跳跃式战略布局新滩。

  2012年1月14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洪湖市签订了合作共建新滩新区的协议,规划将新滩打造成武汉“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以城带乡的示范区”。此后,随着电话区号改为027、企业工商注册改用“武字头”,新滩新区开始全面融入武汉城市圈。

  2014年4月,新滩新区正式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托管。

  2016年12月,正式成立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洪湖新滩经济合作区。

  如今,新滩到处都是工地,“合作共建利益共享”的宣传语,深入人心……

  如今,新滩随处可见挂着上海、武汉车牌的奔驰、奥迪车……

  “与汉南区一衣带水的新滩,作为武汉大型产业转移承接地,地理位置得天独厚,15分钟即可到达汉南。”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洪湖新滩经济合作区管委会负责人徐党生介绍,通过合作共建,把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先进的理念带到洪湖,把品牌效应带到洪湖,进而带动洪湖经济。

  洪湖市西,府场经济技术开发区。

  府场镇人口不到2万,面积不超过30平方公里,既不靠山也不靠水,更不通高速公路。但就是这样一个小镇,一家家石化装备企业沿路而立,且均以“湖北”冠名。

  这等气势,令人震撼!

  7日,湖北长江石化有限公司园区门前,左右两侧墙面上挂着10余块铭牌,清华大学北京泽化化学有限公司技术基地、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社会实践基地……都自豪地向来往宾客展示着园区的技术竞争力。

  湖北长江石化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易群霞说,“公司现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技术团队,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工程师8人,工程师66人。今年一季度已实现利税2400万元。”

  府场镇镇委书记周智虎介绍,长江石化只是府场镇通过平台建设,吸聚人才、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全面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2016年全镇工业总产值40亿元、年利税8000万元。如今,随着众多企业的转型升级,化工、环保、智能制造板块已在府场呈燎原之势。

  一东一西,长利玻璃和长江石化,两家看似毫无交集的企业,却不约而同演绎着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升级之路”。

  一新一旧,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洪湖新滩经济合作区和府场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处不同性质的开发区,却诠释了洪湖市发展工业的“洪湖故事”。

  事实上,工业不强是洪湖市经济的短板。项目是加快发展的有效载体。洪湖市委、市政府“一班人”认为,要补强短板,必须多上项目、上大项目。今年春节刚过,洪湖市选调的100名招商干部,就相继前往全国40多个大中城市,拉开洪湖市前所未有的“招商引资突破年”序幕。如今,“披星戴月抓招商,闻鸡起舞跑项目”正成为洪湖干部的工作常态,也成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最大推力。

  栽好梧桐树,引得金凤来。

  洪湖市第一季度引进项目13个,其中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3个,实际到位资金额逾40亿元。今年5月,美好置业集团有限公司与洪湖市人民政府、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洪湖新滩经济合作区签署协议,计划投资100亿元在洪湖新滩建设绿色建筑科技产业园和新滩美好未来新城。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终究会有回报。数据显示,今年洪湖市经济运行形势开局良好。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生产总值41.88亿元,同比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3亿元,同比增长1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0.57亿元,同比增长10.1%;财政总收入完成3.49亿元,同比增长14.2%;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41亿元,同比增长15.2%;元至二月外贸出口完成252万美元,同比增长1084.5%。

  不可否认,交通落后是制约洪湖发展的瓶颈。对此,洪湖市交通建设项目提档加速。2016年2月23日,世界最大跨径非对称混合梁斜拉索桥——洪湖至嘉鱼长江公路大桥正式开工,该工程投资概算31.44亿元人民币,预计2019年通车;2017年5月23日,省发改委对乌林(赤壁)长江公路大桥建设项目进行核准批复,乌林(赤壁)长江公路大桥项目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目前,仙桃至赤壁公路洪湖段改建工程进展神速……

  可以说,水产是洪湖经济的强项。

  “洪湖市水资源优势明显,水产品优质丰富,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品牌效益。”2017年6月6日至7日,杨智在洪湖调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时希望,在全国叫响“洪湖品牌”。

  事实上,水产早已经成为洪湖市的一块金字招牌。

  作为全国水产第一县市,中国名蟹第一市的洪湖。2016年,洪湖市水产养殖面积达到87.7万亩,占全省的7.5%、荆州的35.6%,水产品总量48.5万吨,渔业产值72.5亿元(不含加工值)。全市水产品年加工34万吨,产值65.5亿元,出口创汇1亿美元。

  当前,水产市场上最热闹的要数小龙虾。对此,洪湖市提出,要大胆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绿色发展主线,推行生态健康养殖,以品质促品牌,宁可不要产量第一,坚决要做质量第一。

  今天的洪湖,一个个企业逐步成长壮大、一个个重大项目正在建设。

  不自信无以立根本,不创新无以图将来。展望未来,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光荣使命,承载着“三个洪湖”协调共进的发展理念,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全体洪湖干部群众一定会在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洪湖之路上越走越好。

(作者:  编辑:陶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