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网络专题 > 上榜人物

谢长清

发布时间:2018-01-14 12:52:58来源:荆楚网
  谢长清,男,现年55岁,中共党员,现任仙桃市杨林尾镇兴隆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他在担任党支部书记、村主任20余年来,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创新思维、开拓进取,埋头苦干,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农村党支部书记的责任,用奉献谱写着一位人大代表的赤子情怀,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成绩显著。该同志先后被仙桃市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常委会授予“全市优秀党支部书记”、仙桃市劳动模范、“全市优秀市人大代表”等称号;所在村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村”、“全国文化生态示范村”、“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全省文明村”、“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省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一、身体力行聚民心
  1991年12月起谢长清同志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这期间,他经历了村民的误解、谩骂、感激、拥戴,也受到过各级领导的批评和赞扬,一路走来,他且行且思,不断改变、不断创新,将工作中的苦辣酸甜转为甘甜。杨林尾地处湖区,防汛成了每年的工作重点和难点,他身先士卒,带病坚守;在项目工程和村集体资产处置上严格招投标程序,把握原则抵制各种诱惑,坚守底线;在困境中努力带领群众致富,使他在群众中的号召力与日俱增。
  二、富民强村得民心
  “一个支部书记,如果没有本事让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即便吃了再多苦,受了再多累,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在谢长清看来,在村支书的岗位上,就必须发挥所长,想尽一切办法,带领全村百姓勤劳致富奔小康,让全村经济发展迈上更高的台阶。
  兴隆村共有三个村民小组,338户1480人,其中党员26名,女党员4名。人多地少成了全村难以改变的现实,如何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生产效益?谢长清带头创办了“仙桃市兴隆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因地制宜,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全村土地流转,集聚村民参与组织分工,发展新型产业。
  为推动转型发展,谢长清以党员“双带”的形式,督促、引导村里百姓转型,发展特色农业。他和党员谢长华率先承包150亩地种植甘蔗,亩平纯收入达到5000元,老党员谢支富种植果蔬15亩,亩平纯收入达7000元。在他们的带动下,全村共发展甘蔗400亩,果蔬100亩。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谢长清积极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跑关系、走企业,采取一切途径招商引资,引进山东青岛一农业企业,建成500亩大棚蔬菜基地,生产优质、高效的绿色食品,采取“公司+村委会+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运作,农民在享受亩平700元租金外,还可以在基地上打工,参与利润分红,最大限度的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他还引进了湖北维康有限责任公司,投资8000万元兴办规模化生猪养殖厂;兴建液化气站;利用村闲置学校兴办无纺布厂,每年为集体经济增加2。6万元收入,引进岳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每年为集体经济增加6万元。同时,谢长清还亲自到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组织劳务输出,这样既解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村级财务状况明显好转,目前兴隆村村从事二、三产业劳动力700多人,人平纯收入3万元以上。
  三、村居建设暖民心
  村里集体经济收入提高了,群众收入增加了,谢长清同志思想并没有放松,步子迈得更快了。自2006年起,在谢长清的带领下,村两委创新思维,牢牢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机遇,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化农业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大力整治村容村貌,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突出房屋改造,按照“灰瓦、白墙、黑脊、灰角线”的标准进行立面改造,具有优雅的江南水乡风格,成为美丽的乡村。二是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修建12公里水泥路,完成了组组通;供水管网接入镇中心水厂,兴建了甲级医务室,新建沼气池180口、三格式厕所146个,彻底解决了村民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等问题,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三是突出环境整治,疏挖护砌沟渠3500米,改造美化坑塘2个,安装U型槽涧5000米,村庄平整场地8210方,兴建文化墙院2800米,建垃圾池75处,安装太阳能路灯110盏,村居道路两侧栽植樟树、广玉兰、桔树、紫薇等绿化苗木12000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四、文明创建乐民心
  生活富裕了,人居条件改善了,谢长清不忘精神文明建设,他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十分注重培育村民健康向上的文明新风尚。一是丰富群众文体生活。组建腰鼓队进行文艺宣传,自编自演文艺节目,以计生先进典型为素材演身边人,说身边事,形式新颖,群众喜闻乐见,让群众受到教育;村里建起了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灯光球场,组建体育健身场所,开通了数字电视、网络宽带,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有声有色。二是坚持依法治村。制定村规民约,以“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为载体,倡导文明新风。积极推行农村网格化管理,开展便民服务。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切实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创建生育新风。全村12年来无违法上访、无计划外生育。三是实行民主管理。村两委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有事大家议、办事讲原则、群众共监督,全村上下形成了民主管理、规范运作、团结互助、和谐共处的良好格局。
  谢长清同志用点滴的行动赢得了村民的认可和支持,村民也视他如亲人,他常说“只要心里装着群众,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群众才能支持我们的工作,我将更加百倍的努力工作,脚踏实地,做一个群众信得过的人。”

(作者:  编辑:陈雅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