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专题 > 工作动态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我选湖北”精准发力 助推学子留鄂就业
发布时间:2017-07-04 17:27:59来源:湖北日报网进入电子报
   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拥有人才就能赢得先机,赢得主动。当前湖北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新引擎、培育新动能,壮大新经济,迫切需要更大规模、更高质量的优秀人才。为深入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和创新湖北建设,湖北省委、省政府年初出台了“人才二十条”和“我选湖北”计划。湖北省人才服务局抓住机遇,结合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以就业专项活动为载体,完善精准服务,持续打造“两个”就业服务品牌,重点做好“三类”进校园就业服务活动,将湖北省大学生更多留在湖北、将全国乃至全球优秀大学生更多引进湖北就业创业,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一、大力实施“我选湖北”计划,举办校园巡回宣讲推介活动

  3月18日和25日,湖北省人才服务局组织湖北省20余家知名企事业单位赴长春和广州举办“我选湖北·聚英才”全国高校行活动。系列活动共带去了近700个优质就业岗位和200多个实习实训岗位,受到了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广州华南理工大学众多学子的热烈欢迎,现场收到1300余份简历,近两百人达成了到湖北就业创业的初步意向。

  当地主流媒体对系列活动进行了跟踪报道,“我选湖北·聚英才”全国高校行活动,不仅宣传了湖北引才、惜才、爱才优惠政策,也为省外优秀大学生了解湖北,爱上湖北,最终圆梦湖北干事创业,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

  4、5月, 省、市两级政府“我选湖北”计划进高校巡回推介会相继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等省内外几十所高校举行,开创了市校对接合作的新模式。省老领导蒋大国同志专程参加华中师范大学站的宣讲活动,为推动“我选湖北”计划鼓劲加油。

  在4月23日在武汉大学的活动中,全省17个市、州、直管市和神农架林区党政主要领导亲临现场,带着精选的8.6万个实习实训、就业岗位和一系列人才优惠政策到高校招才揽才。整个推介活动成果丰硕,截止六月,高校及大学生个人与各市州达成实习实训意向6万多人次。

  二、扎实开展“我选湖北·聚英才”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活动

  2016年,共组织开展“我选湖北·聚英才”7个就业专项活动,走进11所高校举办了15场专业化、小型化、行业化校园专场招聘会,组织企业2千家次,提供岗位5万余个,服务大学生近5万人,线上线下共收到简历近10万份,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4万人。打造便捷高效的“互联网+就业服务”模式,联合51job网、应届生网、湖北人才网等多家知名网络招聘平台,持续开展网络招聘服务月活动,共组织参会企业4千余家,发布岗位信息1.6万条,收到简历4万余份,共服务大学生3.7万人次。

  为充分发挥大中城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的优势和作用,通过城市联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为高校毕业生跨地区求职择业提供便利,湖北省人才服务局还先后组织150家(次)知名企事业单位赴外省7个城市开展跨区域巡回招聘活动,累计提供具备湖北产业发展特色的就业岗位4千个,现场收到求职简历3千多份,初步达成意向人数7百余人。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专项资金的实效性,确保专项资金的规范使用和安全运行,2016年针对现场招聘会和网络招聘会的各自特点,分别制定了《绩效目标评估表》,对整个招聘活动每个环节的工作任务进行目标细化分解,从前期准备、活动宣传、参会情况、现场保障、活动总结等五个方面的25项细化目标进行全程监控和评估,通过一系列考评指标来量化工作成效,通过实际得分来评定活动实效,并依据考评结果,向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据实拨付就业专项活动经费,确保资金公开透明安全,也确保财政专项资金“好钢用在刀刃上”。

  三、持续打造就业见习和“我选湖北·聚英才”两个就业服务品牌

  就业见习是帮助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积累实践经历,尽快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的重要措施,是政府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更好更快就业的“加速器”。

  (一)截至2016年底,湖北省525家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共计提供1.6万个就业见习岗位,1.7万余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了就业见习,拨付就业见习补助资金2590万元,平均留用率5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习规模逐年扩大,见习单位数量稳步增长,见习促进就业的作用不断增强。为充分发挥优秀见习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全省就业见习质量,首次在全省开展就业见习示范单位评选活动。由省厅联和市州相关人员组成考核评估工作专班,赴10个市州对27家推荐申报单位开展实地考核评估工作,最终评定19家就业见习基地为“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示范单位”,省厅发文公布并统一授牌。

  通过不断摸索,健全完善了新增见习基地申报、考察评估、认定工作流程,突出公平公正公开,强化痕迹管理;对于就业见习补贴资金的发放,始终坚持资料审核“三级台账”制度;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加大审核程序的科学性,审核结果的真实性,确保审核流程的规范,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

  (二)结合湖北产业发展特色和区域优势,持续打造“我选湖北·聚英才”就业服务品牌。采取省市联动的方式,分别走进武汉、宜昌、荆州、黄石等长江沿线城市的高校举办以“经济带·城市群·人才园”为主题的“长江经济带企业与高校毕业生洽谈会”,促进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积极对接。

  围绕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旅游圈发展格局,走进湖北工业大学、湖北大学、武汉纺织大学举办“两圈两带”系列招聘活动,推动长江经济带和汉江经济带的协调发展。

  四、不断创新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形式

  湖北省人才服务局主动把就业服务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基层、学校和产业园区,积极为知名企业搭建校园宣讲的平台,为众多高校学子创造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一)组织名企走进校园开展“面对面”宣讲活动。组织500强企业分别走进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开展校园宣讲活动,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企业,提前了解职场,获得与企业HR 一对一交流的机会。累计共有1500 多名大学生参加现场活动,300 多人面试交流,并首次采用微信网络直播的方式扩大受众面,共有2600 多人次观看了直播;此外网上还有近300 家企业提供上千个实习就业岗位。整个活动得到了企业、大学生、媒体以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湖北日报做了《近半毕业生不愁“饭碗”》的专题报道,人民政府网、新华网、网易新闻、汉网、湖北教育新闻等媒体进行了新闻转载。

  (二)开展就业指导进校园巡回公益行活动。分别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四所高校举办就业指导进校园巡回公益行活动,还针对女性大学生这一就业弱势群体,举办女生专场就业指导讲座。现场由1 名资深讲师主讲+30名企业一线HR 经理现场坐诊咨询,为大学生提供“一对一”指导和“点对点”服务,突出专业性+精准性+实战性的特色,四场活动共服务1000余名高校大学生。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大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主要集中在对未来职业定位的迷茫。通过开展就业指导进校园巡回公益行活动,帮助大学生消除职场生存困惑、提升职场生存理念、建立职场生涯规划,让在校大学生可以直面企业一线的招聘经理,了解真实的职场需求,树立正确的职场理念,增强大学生对未来职业生涯积极规划、统筹规划的信心。

  (三)首次举办“我选湖北·聚英才”大学生模拟求职大赛活动。为了帮助大学生积累求职经验,提升综合就业能力,湖北省人才服务局首次联合59所高校共同举办“我选湖北·聚英才”首届大学生模拟求职大赛活动。倾力打造大学生模拟求职大赛大型就业服务品牌活动,为在校学生提供一个模拟真实招聘的实战平台,帮助他们提前接触职场、掌握面试技巧、洞悉企业招聘要求,让无数学子留在湖北,轻松找到心仪的工作。

  本次大赛分为初赛、复赛、分赛区决赛和总决赛四个阶段,全省共有59所高校16732名大学生报名参加活动。通过层层筛选,共有5430人进入6大分赛区落地赛,最终选拔出16名大学生进入总决赛,吸引了1300多名学生到现场观看分赛区决赛,有15000余名学生通过微信视频观看现场直播。总决赛现场设置了政策宣传区、选手留言区、公益指导区,比赛通过个人展示+职业测评、情境模拟、即兴演讲等环节进行考察,由企业HR组成的评审团现场打分。最终,来自中南民族大学的杨菁雯同学以优异的表现摘得总决赛桂冠。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17年湖北省人才服务局将以“我选湖北”计划为引领,继续以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为重点,加快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打造高效便捷“互联网+就业服务”模式,为广大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加贴心、务实的就业服务,为湖北经济提档升级,转型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