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丹江口市是南水北调重要水源区和大坝所在地。据湖北省新的遥感资料统计,丹江口市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1645.84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52.7%。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启动,该市确立了“生态立市”的战略举措,在丹江口库区清洁型小流域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控制系统建设上,主要是突出五级防护。即一是通过禁止人为开垦、封禁治理、疏林补植和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建设水源涵养林,进行林地径流控制;二是通过村落污水和垃圾收集、沼气池、道路硬化,进行村落面源污染控制;三是通过水平梯田、坡面水系配套工程,进行农田径流控制;四是通过生态溪沟、生态塘堰整治,栽植水生植物降解水质,进行输移途中控制;五是通过植被恢复、人工湿地在流域出口处进行汇集处理。
为减少农民耕种破坏脆弱的生态环境,丹江口在开展水保工程建设中,把坡耕地整治、修建基本农田当作重中之重来抓。按照“筑埂建梯地、水系相配套、蓄水保灌溉、增产扩容量”的要求,多年来,治理区共修建坡改改梯11.45万亩,配套田间道路499.66公里,排水渠2041.61公里,沉沙池1991口,蓄水池2604口,溪沟整治37.12公里,谷坊367座,塘堰整治220口,切实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做到了旱能灌,涝能排,旱涝保收,产量稳步提高,扩大了人口环境容量,为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 编辑: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