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网络专题 > 典型亮点

秭归小流域

发布时间:2018-11-21 14:47:29来源:湖北省水利厅

  荒山披绿装、坡地变梯田、水不离沟、土不下田……这是秭归县曲溪小流域综合治理后的真实写照。

  长岭村所在的曲溪小流域涉及3个村25.26平方公里土地,涉及人口9854人。记者看到,起伏的山峦之间,茶树、板栗树套种田间,错落有致、整齐划一,茶园统一使用喷灌,相隔不远便有一个小型蓄水池。小流域综合治理是秭归水土保持工作的一大特色,截至目前,秭归全县共治理了51条类似曲溪这样的小流域。

  自1984年国家开展长江葛州坝库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来,秭归一直以“构筑绿色长廊、再造秀美秭归”为己任,致力于三峡库区秭归县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30多年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1581.92平方公里,治理效益惠及全县近百个村、60%以上的农村人口,水土流失侵蚀模数由1983年的6127吨每平方公里下降到2017年的2351吨每平方公里,治理的荒坡荒地安置三峡库区农村移民达4万多人。

  多年来,经过治理后的秭归,生态环境明显改变。全县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12.7%上升到66.6%;水土流失面积由1983年的2030平方千米下降到2017年的1128平方千米。与此同时,治理区结合水土流失治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改一亩梯田发展一亩经济林,人均占有基本农田由0.68亩上升到1.02亩,经济林由0.2亩增加到0.78亩,全县财政收入增长了23倍,农民人平纯收入增长了17倍,治理区74%的村年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县平均水平,达到3100元。

  在水土保持取得成效的同时,秭归县还积极与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农业大学、长江科学院、日本北海道大学等国内外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王家桥流域观测站被水利部评为全国30个示范监测小流域。秭归将积极探索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新模式,让老百姓生活更加殷实。

(作者:  编辑: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