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网络专题 > 典型亮点

荆门市东宝区

发布时间:2018-12-13 10:07:21来源:荆楚网

 

  荆门市东宝区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以来,坚持人水和谐共生,着眼水动、水活、水通、水连,建设水利工程“综合体”,构建水系水脉“互联网”,打造山水田林湖草生命共同体,既催生了“金山银山”,又赢得了“绿水青山”。

  经济效益显著。通过试点建设,农业推行“精准灌溉”模式,每亩水田用水由原来的500方减至300方,全区30万亩水田年减少水费支出600万元,粮食亩产增加100-150斤,全年粮食收益增加2400多万元; 同时促进了工业发展。东宝工业园区王林港河整治后,良好环境吸引大批企业入驻,累计招引资金600多亿元。依托库、河良好生态环境,带动了一大批茶叶、油菜、鲟鱼养殖等特色种养基地,促进了旅游发展;通过兴建仙居河国家级湿地公园,象河、钱河省级湿地公园,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乡村旅游业,近三年实现经济效益2亿元。

  生态效益显著。通过水库禁投、禁养区养殖场拆除,水库水质逐年好转,稳定在Ⅲ类;通过推行河湖长制,大力治污,河流水质由原IV类提高到Ⅲ类;通过调水、补水、水系连通、灌区改造等措施,实现了水清、水满、水畅的优美水生态环境,全区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5%,比试点前提高5%。通过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和河道整治,子陵镇四坪村等24个村被授予“湖北省绿色示范乡村”荣誉称号;马河镇、栗溪镇被授予“湖北省森林城镇”荣誉称号。

  社会效益显著。通过水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全民节水、护水意识明显提高,全区群众对水生态满意度和用水安全感大幅提升。水质提高为农村安全饮水“提质增效”提供了优良水源,解决了47个村4.04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通过实施荆门汉江以西水系连通工程,既有效提高区域整体的防洪排涝标准,又解决了沿线50万亩农田灌溉问题,更为荆门城区60万居民提供了应急备用水源。过去河道淤塞、杂草丛生、臭气熏天的景象已一去不返,如今河道整治后岸绿水清、整洁优美,不仅提升了沿线群众幸福指数和宜居指数,而且带动了群众参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感和积极性。

(作者:  编辑:黄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