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网络专题 > 优秀作品

是时候把死亡教育提上议程了

发布时间:2019-09-03 10:38:00来源:荆楚网
2019年4月,一则男孩因琐事与母亲发生口角,随后从上海卢浦大桥的引桥跳下身亡的报道再一次将教育问题引到了风口浪尖。每一个生命的意外逝去都令人扼腕叹息,当自杀事件发生在青少年身上时尤其如此。

据报道,这名男孩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后又遭到其母亲的批评,因此选择跳桥。究竟是多大的委屈才驱使他选择跳桥自杀?这场冲动酿成的悲剧,或许能部分反映出我国死亡教育的缺失。

关于死亡教育的定义,学界众说纷纭,美国学者班斯利1975年指出:死亡教育是一个探讨生死关系的教学历程,希望借着对死亡课题的讨论,使学习者更加珍惜生命、欣赏生命,并将这种态度反映在日常生活中。死亡教育的意义在于教会人们更好地活、更有尊严地死,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1963年美国学者富尔顿在明尼苏达大学正式开设第一门死亡教育课程,此后死亡教育逐步在全球范围发展。

早在1989年,加拿大一些立志于帮助更多青少年走出自杀困境的爱心人士就成立了公益性组织——青少年自杀预防中心(KHP)。该组织对在校的大中小学生提供自杀预防教育,为20岁及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匿名、保密、及时和全天候的有关自杀预防的电话及网络咨询服务。历经30年的发展,该组织获得了社会的肯定,其青少年自杀预防教育处于加拿大领导力地位。

然而,中国死亡教育起步较晚,还未能发挥真正的预防功效。2002年,广州大学胡宜安教授开设生死学选修课,这是国内第一个有关死亡的课程,他的著作《生死学导论》是国内唯一一部生死学教材。这样的发展状况,与国外存在着显著差距,而这,与中国由来已久的对死亡的忌讳息息相关。

大多数中国人把死亡当成忌讳,认为“死亡”这个字眼不吉利,往往选择用“逝世”取而代之,社会上甚至因此流行着一种“恐4症”,人们在选择手机号、车牌号、门牌号、电梯楼层时都会避开“4”这个数字,这样的行为是有些荒谬的。

死亡其实是一个并不需要回避也不能回避的话题。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曾将死亡作为研究对象,写下了社会学著作《自杀论》;印度诗人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创作出诗句“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从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死亡的泰然心境。只有理智思考死亡,才能正确对待生命,从未尝试理解死亡的人,往往不明白生命的珍贵。2018年11月,杭州一位初三女生与父母争吵后从19楼跳下身亡;2018年11月,绵阳一位高中生因玩手机被父母教育跳河轻生;2019年4月,武汉一名大学生因辅导员的言论选择坠楼身亡。这些极端的行为,是对生命缺少敬畏的体现,缺失死亡教育的孩子,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钻牛角尖,做出自残甚至自杀的举动。

“逝者已矣,生者当如斯”。现在,悲剧已经发生,我们不应该过度指责那些自杀青少年的父母教育方式上可能存在的不当,他们内心一定很自责,也不必要去嘲讽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弱,因为他们已经付出高昂的代价。当务之急,是尽快在国内推广死亡教育,改变社会对死亡的认知,让其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避免这类悲剧重演。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帅
学校: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编辑:杨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