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湖北工匠

“郭大师”的手比专用工具还管用

发布时间:2019-11-21 17:46:39来源:荆楚网

  

  中石化荆门分公司新的生产线调试现场,1号催化主风机开机11秒就因温度过高停机,厂里来的专家用各种仪器都测不出原因。就在大伙不知所措时,郭振恩把头伸进拆开的机械内,一眼便看出叶轮与轴间空有10毫米。换新的需要4万元,还耽误1个月。郭振恩拿出随身携带的自制工具“三角刮刀”蹲在地上,就像修古董一样小心翼翼,刮刀在手中来回飞舞,每刮一下就是标准的0.01毫米,4个多小时过去,叶轮与轴间距离正常了,压缩机突突地运转起来......20多年来,郭振恩用他那双神奇的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双手锉出钳工状元 

  郭振恩的手很特别,宽大的手掌,突出的指节,光秃秃的指头。17年前,当有人为这双已经磨平了指尖的双手开出12万年薪时,郭振恩吓了一大跳。那一年,他30岁。

  回忆起往事,郭振恩不好意思地笑:“12万在当时确实是个很大的数字,可我认为,生活中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

  受修理工父亲的影响,郭振恩从小就喜欢钳子、锉刀、锤子这些铁家伙。19岁那年,郭振恩技校毕业来到荆门石化维修车间,这个身材单薄、笑容腼腆的青工,每天只知道闷头在油腻腻的工作台前锉、锯、量。

  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数九寒冬,郭振恩在钳工案台前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认真琢磨每一个尺寸,每一道工序,反复练习。手掌磨出血泡,再结上厚厚的茧,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他从来都没有放弃。有时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尺寸、一道工序的精确加工,他认真琢磨,不厌其烦地反复练习,直到达到要求为止。为了全面掌握技术知识,同龄人、老师傅、设备专家,均成为郭振恩请教的对象。

  27岁,郭振恩成为荆门石化维修车间最年轻的班长;29岁,他获得了湖北省钳工状元;30岁,他拿到了全国钳工比赛第三名。30岁,他在私营老板眼里,那双手价值远远要超过12万元。

  郭振恩说:“取得的这些成绩不算什么,因为我喜欢钳工这一行。”为了装置能及时开工,他连续19个小时在生产现场处理设备故障;为了关键机组的安装,他连续6个月没有一天休息;为了备战湖北省和全国的钳工比赛,两个月的集训期他用断的锯条、锉刀和钻头堆了整整一纸箱。

  巧手打造钳工 “神器” 

  郭振恩担任过钳工大班的班长。维修大班主要承担新建装置转动设备的安装、调试,7套一类装置的动设备检维修,全厂急难险重的抢修工作也要由这个班来完成。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郭振恩用他灵巧的双手设计制作了很多好用的专用工具。钳工大班有个自产工具叫“郭式拉板”,郭振恩不好意思地说:“当年做这个拉板,真不是冲着什么技术革新去的,只想设计出一个简单的工具,让大伙的劳动强度减轻些。”多年前的一次轴流机检修中,郭振恩所带的班组需要更换石墨材质的轴承叶片。石墨怕撞,怕压,怕挤,如同锅里炒豆腐般。更换的轴承不是1个2个,而是400多个!为了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郭振恩设计出了一种拆卸石墨轴承的拉力器,这种拉力器不但能减少石墨轴承的损坏,工作效率比以往还提高了10倍!

  在这个拉力器的基础上,郭振恩又针对不同的机泵拆卸,设计出了多种拉力器,这些拉力器被全厂所有的钳工班组所用,称之为钳工“神器”。

  大师之手激励后人 

  2012年,以郭振恩名字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落户荆门石化,这是一支拥有19名高技能人才的钳工团队,郭振恩是工作室的带头人。

  工作室成立后,开设了“专家门诊”,采取“以热攻热”的方式,改循环水冷却为蒸汽冷却,机泵密封的使用寿命由原来的三天增加到半年。2号蒸馏装置的一台原料泵因振动过大,经常停运,他们重新找正安装,找到了故障原因,设备很快恢复正常。加氢装置一台压缩机汽封密封泄漏,经常造成油箱润滑油乳化,郭振恩设计增加了一道汽封管线,节约费用20万元。

  把机泵维修时间从15天减少到3天,把烟机盘车器拆装时间由4小时缩短到10分钟,把机泵密封使用寿命由15天延长到8个月以上,郭振恩工作室显示大师风范。

  为挖掘和培养人才,郭振恩把心血投入到刚入职的大学生身上,把他的经验、技术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秦爱兵、李兵是郭振恩的两名爱将。在他的严格指导下,两人已从师傅身上接过了担子,分别担任了大修班班长,多次在技能大赛中摘金夺牌。

  虽然已是大师,郭振恩依然在狭小的操作空间与班员轮流上阵,躺在地上安装配件。

(作者:  编辑:徐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