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战场

  纪念活动   抗战回忆   旧址新貌  

评论综述

  论坛
 

 
   
 
   
   
 
 

  如何采取多种有效形式来宣传革命精神,已成为各地红色旅游主管部门一个难题。红安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在七里坪镇的开发计划,让人看到了一些窍门......

 
 
红色旅游寓教于乐(图)
抗战时,谁帮了中国
抗战遗址保护亟须引起重视
石牌-东方的斯大林格勒
重提石牌记事
宜昌抗战英雄城
宜昌木兰辞:宜昌抗日女英雄王宗秀
修旧如旧见证历史
荆州抗日救亡运动
将军县红安
更多
 
首页>>新闻专题>>2005>>穿越湖北抗日战场-万里行>>评论综述>>本页
宜昌木兰辞:宜昌抗日女英雄王宗秀


(2005-08-12 11:00:31)

王宗秀,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人,抗战前夕毕业于宜昌女子中学。1940年日军攻占宜昌时,与其兄随母逃难至雾渡河,后女扮男装替兄从军,参加鸦雀岭、土门垭、长岭岗等对日反击战,浴血奋战,屡建奇功。后来女子身份暴露,全军讶叹,被誉为当代花木兰。

原抗战时期任湖北省社会处视察的刘韵石老先生亲自作《新木兰辞》记之:

彝陵江上水东流,十万雄兵葬荒丘。王家兄妹伴阿娘,仓皇逃难辟日寇,行行且止古城北,惊魂甫定忧思重。身无长物奚度日?苦挣苦扎习耕种。修竹常怜翠袖薄,黄卷时拌青灯诵。忆昔娇憨依阿母,温饱自足安若素。六岁启蒙十四毕,读诗初解木兰辞。岂料日寇飙风发,羯来家破人皆瘁。伫望国军解到悬,三年徒洒思乡泪。夫何邻里传征兵,独子如兄亦列名。阿母拥儿长痛哭,汝去何人续代耕?阿秀吞声出相见,请代阿兄持刀剑。驱寇岂必尽男儿,况复侬身素壮健。役吏闻言深赞许,王家役男实是女。剪去青丝脱秀裳,抛却香罗换戎装。黄衫草履人不识,跣足踏雪践冰霜。恻恻别母从军去,家恨国仇怨正长。朝辞雾渡河,暮宿余家垭,梦中闻母唤女声,残月凄清照永夜。初踏抗战门,参见百夫长。不闻阿娘呼娇儿,白云悠悠枉断肠。从兹入伍栖营房,独卧遁词为避疮。盛暑羞入淋浴池,整衣防人偷窥望。竹马早疏习木马,乡针抛去练刀枪。经冬历春无休歇,学成战技名前列。鸦雀岭上血雨昏,活气如虹胆似铁。阻路断桥塞通衢,不教胡观关山越。乔装村妇着旧裳,雷爆土门敌惊慌。长岭岗头歼群贼,斗室红颜花溅血。前坡岗上布毒焰,枯草浓烟施妙策。杀敌致果建奇功,全身而退人争颂。归来变色露瑕疵,扑朔迷离巧掩饰。体格普检难再隐,慨然当众词自陈。全军皆讶奇女子,咸喜木兰今再世,孝悌忠勇胜须眉。羽书上达将军柳,将军大笑催传见。齐集官兵赐盛宴,先询云英有夫否?次问木兰何所愿?女答侬未婚,侬亦无所求,惟恨未能系虏酋,愿随大军行间去,杀敌报国复深仇,丹心岂为朱颜改,不需登隶万户候。将军壮所言,赐金兼授衔,挟弹奋雕鞍,江城梅花残。女子从军足未奇,智勇双全则鲜见。愧煞都邑朱户女,不及农家健美儿。河山光复春如旧,我作此辞耀宇宙。借问谁是今木兰,宜昌女子王宗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