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战场

  纪念活动   抗战回忆   旧址新貌  

评论综述

  论坛
   
 

抗日战场资料篇

 
 
 
[原创]抗战胜利60周年,再说日本
反法西斯战争的初期主战场 '武汉抗战'回眸
抗战胜利60年后火急求证:当年王劲哉在鄂中是不是英雄?
 
   
 
 

  如何采取多种有效形式来宣传革命精神,已成为各地红色旅游主管部门一个难题。红安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在七里坪镇的开发计划,让人看到了一些窍门......

 
 
烽火耀荆楚--湖北战场在全国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红色旅游寓教于乐(图)
抗战时,谁帮了中国
抗战遗址保护亟须引起重视
石牌-东方的斯大林格勒
重提石牌记事
宜昌抗战英雄城
宜昌木兰辞:宜昌抗日女英雄王宗秀
修旧如旧见证历史
荆州抗日救亡运动
更多
 
 

【相关专题】
【电子图书】

· 保卫大武汉 · 武汉老新闻
· 大武汉旧影
· 保卫大武汉

 
   
首页>>新闻专题>>2005>>穿越湖北抗日战场-万里行>>荆楚网记者抗战行>>本页
老河口,不能忘却的“三月二十八日”(图)


(2005-08-21 10:21:38)

荆楚网记者姚启慧 通讯员陈军 董文生

位于老河口的国民党第五战区临时指挥部旧址 

“穿越湖北抗日战场行”采访团行驶于老河口的街道上
   

   “咣咣咣咣……”

     天主教教堂上面的急促的警报钟声不断的撞击在人们的心坎上。一时间,全城的老百姓乱成一团,大人呼喊,小孩哭叫,人们扶老携幼没命地向城外跑。

   “轰隆隆,轰隆隆!”日寇的飞机投弹了。

   “轰隆隆,轰隆隆!”日机又投下了第二批投弹。

    作为历史,那惊魂动魄的空袭警报钟声已十分遥远了,但是,家住老河口县城、今年已76岁的李永清老人,却始终不能忘却65年前日军轰炸老河口的情景。

    六十多年前的老河口,“警报”就预示着日寇飞机灭绝人性的狂轰滥炸,预示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会顷刻化为灰烬。


    据李老介绍,1940年三月二十八(农历)的上午,人们刚吃过早饭开门做生意,忽听警报声响起,且一开始就是紧急警报。一时间,全城的老百姓没命地向外跑去。

    霎时,敌机临空。
    
    “人们慌乱地寻找藏身场所,有的躲在树林里,有的钻进防空洞,有的伏在田边道旁的沟壑里,来不及跑不出的只好钻在床底或桌下。听着敌机那暴戾而沉重的嗡嗡声,人们紧张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老人们不住地悄声祷告‘老天爷保佑’。奶孩子的妇女,把孩子的小嘴堵得紧紧的,唯恐发出哭声。人人敛声屏气,在这令人窒息的时刻苦苦煎熬。”冯老说。

    一轮一轮的轰炸震撼着大地,肆意摧残这地面上的一切:生命,房屋,财富……

    “半个小时候后,警报解除了,人们从各个隐蔽处走出来,向光化县城眺望,只见火光熊熊,黑烟滚滚,方知敌机猛烈地轰炸了老县城。”

     当时轰炸的情景,有一段文字记载描述了当时惨状: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上午,敌机二十一架由东北来犯,投弹无数,一时烟尘蔽天达二十分钟之久,退未片时,又由西北来了十二架,自县城城外西关起投弹,延至城内八分钟之久,计死一百三十五人,伤五十七人,房屋炸毁二百三十四间,始建于唐代的古刹宝麟寺也被炸成废墟。第二营学兵队为帮助人民全被炸死,惨酷之状,莫可言喻,并将警报线炸断。”

    这段记载看来稍显简略,不过,仅就“学兵队一百二十人全被炸死”就可想象到骨肉横飞、血浆崩流的惨烈景象。

    “下午二时许,紧急警报的钟声有一次响起,市井上的人们一下子又炸开了锅,乱了套,拼命向城外疏散、奔跑。”李永清长长的叹息一声。

     钟声刚停,敌机再次临空,为恐怖气息所笼罩下的老河口如荒野般沉寂。

     三十三架敌机扑在老河口上空,这次来的有重型轰炸机,也有战斗机。沉重的轰隆声、凄厉的尖啸声伴之以炸弹的爆炸声,似乎要把老河口给撕裂。日寇飞机肆无忌惮地盘旋在城市上空。时而盘旋投弹,时而俯冲扫射。

    当年的老河口城,南北长不过十余里,东西宽不过三里,居然有三十多架飞机轮番轰炸。飞机的轰鸣和爆炸声连绵成震天撼地的轰响,老河口城天崩地裂,城区里随着一串串重磅炸弹的爆炸,大片的深黑色浓烟翻滚着腾向空中,没有多久,整个城区就被滚滚的黑色浓烟淹没了。

    老河口城被毁了!

    老河口自古就是一个繁荣的小城市,素有“襄郧要道,秦楚通衢”之称,商业比较发达。经过前后半小时,俗称有七十二条街的老河口,几乎没有一条完整的街道。

    李永清说,“我到街上走了一圈,被毁的房屋还在燃烧,劈劈啪啪的响声令人心悸,呼天抢地的哭声让人心碎。”

    “在中心街道,一些金银饰品店的高楼只剩下断垣残壁,几成废墟;日本人在这里还扔下了成串的燃烧弹,焦黑的砖瓦处处尽是,热辣辣的充满硫磺气味的起浪尚未尽消,又苦又辣的硝烟味让人作呕。、窒息。”

    李永清说,现在他只要听到“咣咣咣咣”的声音,心里就不由得发抖。六十多年来,他在街上看到的三副惨象让他终身难忘:

    “其一,牌坊街南侧(现在六小对面)的房屋被烧成一片火海,火虽被扑灭,但是木橼、梁柱还在冒烟。在一片瓦砾上,并排放着13具“尸体”,令人心痛的是,如果不是日年告诉,你会以为那是部烧成的焦炭的13根木桩,任你怎么看也看不出那是人体。旁边几个妇女和还在在号啕大哭,却不知道哪个是她们亲人的尸体。

    其二,牌坊街北侧的一片火场上,在一堆烧焦了的梁、柱等中间,放着一个大水缸,缸中尚有半缸水冒着热气,水中歪坐着一个死人,头部被烧得黑糊糊的无法辨认,身躯完整。据说,当房屋被烧,大火封门时,他用一床棉被在另一个水缸浸湿,然后跳进这个大水缸,将湿被子蒙在头顶。不料火势太猛,被子被烧焦且把缸中的水烧得滚烫,他的骨肉几乎被煮熟了,当时已无法把尸体拉出……

   其三,当时的福民医院(即现在的市政府前院处)大门前,斜靠着一个妇女,她背后木门槛上嵌着一块七八寸长,似狼牙犬齿的炸弹片,弹片上还挂着丝丝血肉。原来这个妇女被这块飞进的弹片割断了脖颈,头因为靠在门框上,所以才未掉下来。更令人心痛的是,一个未满周岁的孩子竟然窒息在自己母亲的血泊之中……惨绝之状,令人目不忍睹。”

   整个老河口城,当时淹没在一片嚎啕声中,撕心裂肺,回荡在历史的天空……

  
   历史上,老河口也算是一座古城了。而现在走到老河口的大街上,却感觉不出这是一座上千年的古城,更像“新”城,既没有古迹,也没有什么名胜。老河口一些上了年纪的市民说,给人这种感觉的原因全是65年前的那场轰炸——“三月二十八”大轰炸。

   “我要让历史告诉今天。”曾任老河口市教育局副局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的李永清老人自1992年退休以来,每年都会给全市的中小学生讲抗战故事,讲“三月二十八日”大轰炸。
 
    “我要让下一代知道历史之痛,时刻警醒.” 他说。

  


发表评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