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战场

  纪念活动   抗战回忆   旧址新貌  

评论综述

  论坛
   
 

抗日战场资料篇

 
 
 
[原创]抗战胜利60周年,再说日本
反法西斯战争的初期主战场 '武汉抗战'回眸
抗战胜利60年后火急求证:当年王劲哉在鄂中是不是英雄?
 
   
 
 

  如何采取多种有效形式来宣传革命精神,已成为各地红色旅游主管部门一个难题。红安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在七里坪镇的开发计划,让人看到了一些窍门......

 
 
烽火耀荆楚--湖北战场在全国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红色旅游寓教于乐(图)
抗战时,谁帮了中国
抗战遗址保护亟须引起重视
石牌-东方的斯大林格勒
重提石牌记事
宜昌抗战英雄城
宜昌木兰辞:宜昌抗日女英雄王宗秀
修旧如旧见证历史
荆州抗日救亡运动
更多
 
 

【相关专题】
【电子图书】

· 保卫大武汉 · 武汉老新闻
· 大武汉旧影
· 保卫大武汉

 
   
首页>>新闻专题>>2005>>穿越湖北抗日战场-万里行>>荆楚网记者抗战行>>本页
小镇燕窝 16位新闻工作者魂归长江(图)


(2005-08-27 20:46:09)

荆楚网 记者姚启慧 通讯员陈军 董文生

    永乐村是距离《新华日报》社工作人员洪湖燕窝遇难遗址最近的一个村庄。今年76岁的孙克林老人,打小就在这里长大。

    67年前,16位《新华日报》的工作人员遭日军飞机投掷的炸弹袭击,在燕窝的江边不幸殒命。那年,孙克林老人9岁,看见家门口的江边停了一艘客轮,便和村里一个年纪稍长的伙伴去看稀奇。 
  
    滚滚长江边,孙老依稀记得当年的一些情节,“1938年,我只有9岁,一天下午,和另一个小伙伴在长江边玩泥巴,不知什么时候,江边停靠了一艘客轮。我们想上去玩耍,被船上的人拦住了。”

    1938年10月,武汉陷入日军三面包围之中。国民党中央政府决定弃守武汉,转移到重庆设陪都。10月22日下午4时,我十八集团军(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简称“八办”)处长李克农和“新华日报”社长潘梓年两同志负责,率领“八办”和“新华日报”最后一批工作人员,乘“新升隆”轮撤离武汉,西上重庆。

   同乘“新升隆”轮的有中共长江局负责同志钱瑛,东北义勇军司令员李延禄,有王炳南及其夫人王安娜,以及加拿大护士简.尤恩,李延禄同志是赶来武汉向长江局汇报工作的,因武汉即将失守,形势紧张,来不及汇报了,也随船赴重庆。

   “新升隆”轮是我党通过进步人士的关系租来专用的,吨位很小,载有人员约一百余人;还装有印刷器材、纸张,已显得很拥挤。当船要起航时又有几十位难民上船来。

孙克林老人在江边指着一个地方说:“‘新升隆’就是在这里被炸沉的”

   第二天,上午9时许,船行到湖北嘉鱼县境内的长江北岸的燕子窝(现属洪湖市)。在武汉时,已得知日军飞机在封锁长江,炸毁船只;为避免日机轰炸,李克农通知停船靠岸,除留少数值班人员外,其余全部上岸,疏散到附近村庄,防避空袭,等天黑以后再开船。
  
    根据观察,日军飞机一般是上午8点开始在长江上盘旋,轰炸运输船只,下午3点结束。下午3点刚过,所有人员正准备上船。

    “没过多久,天空中出现了4架飞机,飞得很低,围绕客轮在江边盘旋。我俩第一次这么近看飞机,高兴极了,奔跑着像捉蜻蜓一样想把飞机捉住。突然,一架飞机来了个俯冲,像拉屎似的投了几颗炸弹,轮船立即起火了。之后,4架飞机轮流低飞,并用机枪扫射,时间持续了20分钟左右。”两个在岸边玩耍的孩子,转眼间从极度快乐转为极度惶恐,藏在草丛边的水里中,一动也不敢动。

    这5架飞机飞来,对船上、码头及附近疯狂轰炸,李克农迅速指挥大家隐蔽、转移。在当地渔民帮助下,“新升隆”号上部分乘客成功逃生。但是仍有25名人员被炸死。经清点,16名从事新闻工作多年的《新华日报》社老编辑、老记者在这次轰炸中牺牲,“八办”有9位同志牺牲。

邓颖超同志题写碑文的“新升隆死难烈士纪念碑”伫立在长江边

    周恩来副主席得知噩耗后,指示《新华日报》社于1938年12月5日发表长篇文章:《追悼本报保卫大武汉殉难烈士》。邓颖超同志发表了《敬悼新升隆二十五位死难烈士》的长篇祭文诗。中央诸位领导联名发表了长篇祭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洪湖市燕窝镇人民集资在烈士安葬地,重修了烈士公墓和纪念碑,以纪念“新升隆”轮遇难烈士。
    
   “这件事情我一辈子都难忘啊,村里大人一边自发帮助抢救落水者,一边痛骂日本鬼子。到晚上,船就慢慢沉了……”对这波浪翻滚的长江,孙克林老人深深的叹息一声。


发表评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