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 记者姚启慧 通讯员陈军 董文生

抗日老兵敖昌华深情抚摸着被日军炸断的石碑
从宜昌胡金滩渡口启程,溯江而上。 奔腾千里的长江冲出西陵峡峡口,在这里猛地转一个弯,江水异常湍急,周围地形也格外险要起来,这里有一个叫石牌的小镇,60多年前那场被称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战役就是在此处展开的。
1940年5月1日,作为后来“石牌会战”的前奏,日军司令部下达了“宜(昌)当(阳)会战”的命令,集中了17个联队的兵力,在5万伪军的掩护下,强攻宜昌。中国军队节节败退,著名的爱国将领张自忠将军,就在保卫宜昌的战役中以身殉国。6月12日,宜昌失守,几天后,中国军队曾一度夺回宜昌,日本天皇亲自训令再占宜昌,日军在空军的掩护下,疯狂进攻,再次攻占宜昌,
1943年5月,日本集结陆海空三军7个师团10万余人,向鄂西宜昌、石牌要塞发动猛攻。此前,从缅甸快速东进的日军被怒江天险阻挡在了滇西狭长的地域内,无法对中国的战略纵深造成进一步威胁。迫于在太平洋战场上日益恶化的局势,日军孤注一掷,试图打开石牌。那时,川鄂之间依然不通公路,日军只有夺取石牌,才能沿长江三峡,进逼中国陪都重庆,尽早结束在中国久拖不决的战局,石牌一役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战争的成败。
5月28日,石牌要塞处展开了最惨烈的血战。今年87岁、曾亲历过那场战斗的老兵敖昌华向记者回忆,阵地上曾有3个小时听不到枪响,“那时候当然不是在睡午觉,那仗打到不能打枪了。日本人一群一群地冲上来,中国人迎头扑上去,搅在一起,用刺刀拼。”
“我们没有足够多的飞机,但是我们有足够多的山。那时,最先进的俯冲式战斗机,根本无法向布阵在石牌峡谷里的中国军队开火。更不用说,日军的军舰,只要从峡口开进来,就只有被击沉的命运。”另一位亲身经历过石牌保卫战的老人冉宏图如此描述。
战况之惨烈,非亲历者所能想象。
——南林坡阵地遭到日军连番狂攻。三十一团三营奋勇抵抗,右翼九连阵地失守,左翼八连阵地也遭突破,连长阵亡。七连始终坚守住阵地,昏天黑地的厮杀中,击毙数百名日军。5月31日,七连奉命撤离时,全连官兵伤亡四分之三。
——在曹家畈附近的大小高家岭上曾有3个小时听不到枪声,这不是战斗暂时停息,是我军在和擅长拼刺的日军短兵相接,展开了肉搏战。士兵们出奇勇猛,他们没有辜负将军的训令:“这一次一定要使日军领教中国军队的作战精神!”
——负责南面防卫的三十三团游国祯营长,被敌机炸成重伤,仍拼死守住关隘,援军赶到时,游营长已经双目圆睁,死在隘口上。
——八斗方争夺战异常激烈,两军在此反复冲杀,经过浴血奋战,我军击毙日军近2000人,阵地前,敌军尸体垒成了金字塔。
历经一个多月的血腥厮杀,中国守军以伤亡1万5千人的代价歼敌25718人,击落敌机45架、炸沉敌舰船122艘,取得了重大胜利。
后有军事史学家评论说:石牌会战,是东方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转折点,它重创了日军,终止了日军西进的步伐,拱卫了陪都重庆,粉碎了其灭亡中国的美梦。从战争的地位、作用及战争的过程等方面,石牌保卫战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相类似,因此,石牌被西方史学家们称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