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战场

  纪念活动   抗战回忆   旧址新貌  

评论综述

  论坛
   
 

抗日战场资料篇

 
 
 
[原创]抗战胜利60周年,再说日本
反法西斯战争的初期主战场 '武汉抗战'回眸
抗战胜利60年后火急求证:当年王劲哉在鄂中是不是英雄?
 
   
 
 

  如何采取多种有效形式来宣传革命精神,已成为各地红色旅游主管部门一个难题。红安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在七里坪镇的开发计划,让人看到了一些窍门......

 
 
烽火耀荆楚--湖北战场在全国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红色旅游寓教于乐(图)
抗战时,谁帮了中国
抗战遗址保护亟须引起重视
石牌-东方的斯大林格勒
重提石牌记事
宜昌抗战英雄城
宜昌木兰辞:宜昌抗日女英雄王宗秀
修旧如旧见证历史
荆州抗日救亡运动
更多
 
 

【相关专题】
【电子图书】

· 保卫大武汉 · 武汉老新闻
· 大武汉旧影
· 保卫大武汉

 
   
首页>>新闻专题>>2005>>穿越湖北抗日战场-万里行>>荆楚网记者抗战行>>本页
古塞燃烽火 青山埋忠魂(图)


(2005-08-30 20:23:15)

——踏访西塞山抗日阻击战战场

    荆楚网记者姚启慧 通讯员 唐砚冰 皮咏龙

  

昔日的战场如今成为旅游胜地

西塞山头的小亭屹立在江边

 

   “至今西塞山山头色,犹是当年战血痕”。8月27日下午,记者随西塞山区宣传部的同志一行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登上与西塞山相邻的杨武山。此行虽然是为了次日将开展的“穿越湖北抗日战场神龙万里行”探路,但却意外找到了当年西塞山抗日阻击战阵亡将士墓群。这大规模的无名抗日阵亡将士墓群在当地尚属首次发现,在鄂东南地区也实属少见。

    激战五天 重创日寇

   “西塞山断江雄踞,黄荆山屏障天堑,是日军进攻武汉的必争之地,在武汉大会战中的战略地位尤为重要。同时,大冶铁矿等丰富的矿石资源和黄石的钢铁、水泥等近代工业都是日本垂涎已久的掠夺目标。西塞山防线成为日军的重点进攻方向。”西塞山文史研究员乔长安介绍说。

    1938年10月,日军为夺取进攻武汉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在华中派遣军总司令烟俊六大将的指挥下,投入10万兵力,分海、陆、空三路轮番进犯黄石地区。中国军队由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率第二兵团张发奎部在西塞山一带展开阻击。

    10月10日上午8时,日军舰20艘,飞机10余架,海、陆、空配合强攻纬源口,中国守军82师张国勋团三个连队拼死抵抗,全部为国捐躯。到下午3时,纬源口失陷,日军直逼西塞山。敌军舰、飞机向西塞山及道士袱的中国守军阵地进行炮击和轮番轰炸,驻守西塞山桂花矶的中国炮兵奋力阻击,击退敌人10多次进攻,重创敌军舰艇,歼敌数百人。日寇见强行登陆未逞,于11日至15日,用军舰、飞机对我桂花矶炮台集中火力轰炸,炮台守军大多被震死,生者依然坚守阵地,直至全部阵亡。16日晨,日海军陆战队在道士袱强行登陆,中国军队93师甘丽初部在西塞山前的袁家湖一带与日军展开激战,并在杨武山构筑工事居高临下阻击日寇,日军久攻不下就施放毒气攻占了杨武山,占领了大冶钢厂。

    据史料记载:“西塞山阻击战与日军激战达五昼夜,中国军队82师、炮兵独立第2旅会同增援部队93师、74师歼敌数千人,击毁敌汽艇、橡皮艇近百艘。中国守军伤亡近万人,居民死伤无数。”

    “大仗过后,这里到处尸横遍野,惨不忍睹。在江堤等处每个简易防空掩体内有5至7具阵亡抗日官兵遗体,道士袱街成了一片废墟,池塘中的荷叶也是弹痕累累……”道士袱村79岁的抗战历史见证人李远斌老人回忆说。

    青山有幸 将士无名

    踏着当年抗日将士的足迹,记者一行租乘三辆摩托车,用了半小时的时间,在当地67岁的蒋棉清老人的带领下登上西塞山阻击战之一的扬武山战场故地。

    在杨武山山坳,我们发现了山上唯一的一户人家,主人叫蒋礼文,今年53岁,是蒋家湾最后一户人家。蒋老告诉我们:“听村里上辈人说,38年我们中国军队在这里阻击日本兵,打了一场大战,中国士兵牺牲了很多。我每年清明上山祭祖的时候都要顺便给他们上柱香。”

    穿过荆棘丛生的树丛,拨开一人深的杂草。我们由蒋礼文的带路,在山坡的一处开阔地终于找到了第一个墓碑,墓碑上依稀可见“古祖十八名之墓 民国二十七年立”的文字,证明此墓的确是埋葬当年抗日阵亡将士的墓地。依照蒋礼文的回忆我们在此墓下方依次找到了另三个墓碑,上面分别刻有“古祖十九名之墓”、“古祖二十名之墓”、“古祖七十六名之墓”,四排墓地累计埋葬了133名阵亡将士。在山角的另一处我们还找到了一个大的坟堆,墓碑上只刻有“古墓”两字,埋了多少阵亡将士无从查实。在每个墓碑还残留着蒋家湾村民清明节祭奠阵亡将士的香火、坟标、酒瓶等痕迹。

    站在墓葬群环顾四周,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蒋礼说:“当时中国军队在敌人飞机的狂轰乱炸下,仍然坚守阵地,打退了敌人的一次又一次进攻,许多无辜百姓也在这场战役中丧生,他的一个叔爷躲在树林里也被日军炸弹给炸死了。”

    经过五天五夜的激战,日军仍未夺取杨武山阵地,凶残的日军就对混战中的阵地施放了毒气,阵亡将士尸横遍野。日军走后,当地一个叫徐之杰的人出钱请人收殓了阵亡将士的尸骨,并葬在了他们浴血奋战的战场上。

    昨日的硝烟早已散尽,如今这里树木繁盛,原来阻击日军的战壕已经长满了青草,碉堡的残迹在经历了六十多年的风雨后依然可见,虽然已嗅不出当年的战火硝烟味,但发生在西塞山一带惊心动魄的战斗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位来访者。

    青山处处埋忠骨、林声涛涛哭无泪。无名墓碑、战壕、碉堡将我们的记忆拉回到那个烽火四起的年代,壮烈殉国者的呐喊声、枪炮声似乎就在我们耳畔回响......


发表评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