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棒鼓”是独具民族特色的一种民间曲艺,它源远流长,堪称一绝,在渝、鄂、湘、黔边区独树一帜,古往今来深受民众的欢迎和喜爱。
“三棒鼓”属乡土民间文艺,充满了乡情、乡韵,易编、易演,易唱、易懂。请听来凤县旧司一带的“三棒鼓”。
悠悠老峡河/明珠旧司落/鸠园梨香茶好喝/蚕树遍山坡;
我们来凤县/位于省边沿/山清水秀百鸟欢/环境好天然;
山川好美景/山妹多迷人/地藏硒宝珍贵品/中外驰美名;
奇峰千百座/环绕酉水河/西部开发唱凯歌/山笑人欢乐;
游客乘轻舟/酉水河漂流/山川美景多俊秀/花红柳更绿。
土家族是文明好客的民族,不仅有着绚丽多彩、光辉灿烂的民族风情,还有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如始建东晋时期的仙佛寺,它的镇寺之宝是回文诗,这首回文诗是:
花开菊白桂争妍/好景留人宜晚天/霞落潭中波漾影/纱笼树色月笼烟。
通过这首回文诗演绎的“三棒鼓”唱词如下:
仙人赞美诗/好高的价值/酉水河畔仙佛寺/始建东晋时;
古寺多壮观/如同仙境般/花开菊白桂争妍/月笼树色烟;
观光客不断/留恋忘归还/霞落潭中映月淡/游船来回穿;
来宾与朋友/莫忘去旅游/土家名胜看不够/一步三回头。
土家族的油茶汤素称“汤中之王”,是招待宾客的珍稀美味佳品。其“三棒鼓”的唱词如下:
旧司油茶汤/土家汤中王/常迎中央大首长/视察亲口尝;
如今油茶汤/样料有包装/随时都可带身上/随泡随时尝。
来凤土家族摆手舞,因五十年代跳进中南海,受到毛主席、周总理赞赏而知名。如今,土家族山寨男女老少都能翩翩起舞,其“三棒鼓”唱道:
土家摆手舞/独特的项目/源远流长传千古/来自舍米湖;
篝火红通通/列队摆阵营/大摆手放三眼铳/众舞气势雄;
如今旧司人/个个能继承/艺术大师多得很/清史留美名;
万人摆手节/场面更闹热/中外新闻界记者/来把电视拍。
改革开放加快了来凤旅游事业的发展,经过精心打造,把吊脚楼装扮得更加独特高雅,作为一大景点。请听“三棒鼓”唱道:
喜鹊叫喳喳/知道客来哒/吊脚楼上把望打/准备烟和茶;
来客与朋友/欢迎来旅游/吊脚楼上饮美酒/不醉不罢休;
土家特色多/一时难得说/地龙演出巴地梭/又是一绝活;
每年的四月/旧司最闹热/初八要过牛王节/硬是有特色;
来凤山水笑/山妹把手招/喜迎来客随时到/共同庆良宵;
演唱要谢幕/再把良期约/喜迎来年盛世歌/群英又会合。
来凤县旧司乡是“三棒鼓”艺术之乡,无论是红白喜事还是重大节日,人们都要用“三棒鼓”这种形式进行演唱,而今该乡正在积极打造这一民族文化品牌。
(来源:恩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