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湖北>>民俗城市>>本页       
 
傩舞(图)


(2005-09-07 09:33:26)



傩舞仍然活跃于乡间

,原本是中国古人驱鬼除疫的一种巫术礼仪,商周时期就已出现,一般在祭祀、出征、狩猎时举行,因其表演时发出“傩!傩!(nuo)”的叫声而得名。西周时风行“乡人傩”;汉代宫廷中举行“大傩”,并有了国傩、军傩、乡傩、雩傩之分;唐代将季春、仲秋、季冬三时驱傩改为岁末大傩,其功能由单一的宗教仪式变为娱神、娱人的活动,内容上也融入了历史传统、民间故事;宋代以后,从傩舞演化出的傩戏开始流行,从中原向南方转移,并流传到了江南一带,广泛流行于江西、湖南、湖北、贵州、安徽、山东、河北等地。恩施的傩戏表演就源于中原傩文化。恩施三岔的傩戏经挖掘整理,目前已成为全国优秀地方戏种。傩戏表演的主要特点是角色都戴布制假面。傩舞傩戏生动、具体地反映了中国表演艺术由歌舞向戏剧形式发展进程中各个阶段的不同面貌。

[相关链接]:
恩施命名20个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
古镇犹闻摆手歌——土家族摆手舞发源地舍米湖印象
土家族最古老的舞堂——舍米湖摆手堂(图)
三岔傩戏(图)
傩舞(图)
土家摆手舞
土家三棒鼓
宣恩小茅坡营村
身怀地龙灯绝技——邓斌(图)
十样锦耍耍
恩施灯戏
鹤峰“傩愿戏”


(恩施新闻网)

发表评论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热点推荐

散文随笔
·
[随笔]青藤满架
·
[随笔]生命痕迹
·
[随笔]年过半百
·
带给狗吃
·
成语惹祸
更多
读书札记
·
《兄弟》:离畅销很近 距经典还远
·
谈《水浒传》续书连环画
·
《爱情句号》:反思女性不幸的自身责任
·
《爱情句号》:激情过后是苍凉
·
“走近大师系列丛书”《卡夫卡的钟摆》
·
一个人的家园——读《岁月与性情》
更多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