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网络专题 > 头条

加油争气 皴染璀璨繁荣

发布时间:2018-12-05 10:58:40来源:荆楚网
图为:武汉乙烯在灯火通明的夜色中平稳运行。

    图为:湖北化肥明亮宽敞的乙二醇部现代化中控室。  

 

  钻油采气,建厂保供。步履迈到哪里,繁荣就带到哪里。14家中石化驻鄂企业,为湖北发展注入源源不绝的澎湃动能,成为繁荣湖北的生力军。
 
  【关键词】繁荣一方经济 国资保值增值 攻坚保供创效
 
  湖北军团10年数览(2008-2018年):
  总资产1620亿元(2018年)
  总营收31320亿元
  缴纳税费1790亿元
  员工总数52300人(2018年)
  原油产量1660万吨
  原油加工量11950万吨
  成品油销售量28380万吨
  境内天然气产量231亿立方米
  境内天然气销量829亿立方米
  化工产品经营量6310万吨
  供应湖北70%以上油品

  企地共赢 崛起桥头堡
  纵横交织的输油管网、数十米高的重油催化装置、青山环绕的花园式工厂、中部最大的润滑油基础油和特种石蜡生产基地……湖北中部荆山脚下,矗立着一座现代化特大型炼油化工企业荆门石化。
  荆楚门户,崛起中部石化桥头堡。仅2017年,荆门石化实现销售收入271亿元,上缴税费逾80亿元。在它的带动下,荆门的石油化工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地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炼化一体化企业和区域化工龙头企业,为长江经济带、为湖北、为荆门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荆门石化提供的税收,占荆门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2017年,荆门石化上缴国税66亿元,占荆门全市国税收入的六成多。
  近年来,荆门石化坚持按照“融入地方,借势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积极参与荆门市化工循环产业园建设,用好用活园区平台,推进石化产业转型升级。
  2017年,荆门石化与地方合资的20万吨/年烷基化项目进展顺利,迈出了与荆门市化工园区合资合作实质性的步伐。
  同时,荆门石化按照打造中部一流炼油企业的目标,结合区域资源优化和荆门市化工园区千万吨油煤共炼的产业布局,“炼油-化工-特种品-煤化工-纺织”工业集群正在形成,助力湖北成为国家级中部地区石化产业基地。
  将视线从荆门转向潜江。在江汉油田,一个“以气为主、油盐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正在加速行进,用“两个三年”时间,建成千万吨油气田,打造石化上游产业一流企业。
  这预示着,江汉油田有望成为胜利油田之后,中国石化第二家年产千万吨的油气田。
  江汉油田油气勘探开发始于1958年。1965年,潜江钻探的湖北第一口自喷油井“钟1井”获得日产6.7吨的工业流油,宣告江汉油田诞生。
  1977年,江汉油田原油产量首次突破100万吨。1988年,原油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85万吨。随后,其原油年产量常年保持在100多万吨的水平。
  自2010年,江汉油田首口页岩气井——建111井钻探发现工业气流以来,江汉油田页岩气经历了极为快速的发展。
  2015年12月29日,首个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涪陵页岩气田一期50亿立方米产能建设建成,标志着我国首个实现商业开发的大型页岩气田一期正式建成投产。在2016年9月初,江汉油田又获得了涪陵气田焦石坝区块页岩气开采许可证。
  截至目前,涪陵页岩气田已累计产气超过200亿方,跻身中国大气田的行列。涪陵页岩气田的出现也使江汉油田完成产量逆袭,成为我国天然气领域不容忽视的存在,成为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石化引擎。
  湖北化肥秉承产业报国的初心,至2014年退出尿素市场35年间,为我国农业提供了1400多万吨优质尿素,是全国大化肥行业中唯一连续15年达标的企业。
  为满足农业所需,湖北化肥开足马力增产,至1998年,超额完成国家生产计划181万吨,计划外尿素平均每年近10万吨。按时价销售,每年可增效近亿元。公司坚持服务农业,将181万吨超产尿素按国家定价,交给农资公司,对平抑化肥市场价格,惠顾农民作出了贡献。仅让利与农一项,就达到12亿元之多。
 
  串珠成链 点燃新“烯”望
  11月2日,位于武汉化工园区的武汉有机实业有限公司包装工段,叉车来回穿梭,产品被源源不断送到门外等待的货车上。“武汉乙烯投产后,给公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产能扩大了一倍。”一位生产管理人员说。
  2013年8月13日,武汉乙烯投产成功,填补我国中部地区大型乙烯项目的空白。
  在武汉乙烯链条上,受益的不仅仅是本地企业。看到巨大商机的奥克集团、山东鲁华、金发科技等国内细分行业龙头,干脆在武汉建新厂,发展乙烯下游产业。
  武汉乙烯投产5年间,下游已发展了合成树脂、芳烃、烯烃、碳五、碳九等多条产业链,产品涵盖人们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
  在武汉乙烯的保供下,本地下游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部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保持在国内行业第一方阵,武汉乙烯已成为华中地区化工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新“烯”望。
  而武汉石化的炼油部分,成绩同样亮眼——
  投产41年间,资产规模翻了493倍,累计加工原油突破1.34亿吨,生产乙烯426万吨,累计上缴税金876亿元。2018年截至10月底,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05亿元,同比增长15个百分点,上交税金101亿元,确保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老企业历久弥新,新企业英姿焕发。
  9年时间,经营总量从202万吨提高到2017年的838万吨,年均增长率达到20%,累计在地方纳税近8亿元。这是年轻的化工销售华中分公司书写的篇章。“我们发挥产销一体化优势,深耕华中市场,努力做好区内生产企业原料保障供应与产品销售工作。”该公司负责人说,中韩石化建成投产以来,化工销售华中分公司尽职尽责,实现了中韩石化化工产品全产全销,且在华中区内消化比例超过93%,为中韩石化持续实现大幅盈利打下了坚实的市场基础,切实为武汉经济发展加油助力。
  化工销售华中分公司在引领市场上下功夫,努力从“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变。实施“一品一策”“一户一案”营销策略,加强定制化、差异化服务,稳定老客户。通过召开客户座谈会、产品推介会,不断开发新市场,特别是利用中韩石化原料优势,协助武汉化工园区引进客户在园区内投资建厂,共同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目前武汉有机、武汉鲁华,武汉奥克、武汉凯顺、武汉双虎等多家实力雄厚的化工企业都已在园区落户扎根。
 
  油龙蜿蜒 催生万亿链
  从江苏仪征出发,经过九江、武汉到岳阳,一条黑色油龙蜿蜒向前,在湘赣鄂皖四省串联起一个规模近万亿元的石化产业。
  这条长龙就是仪长原油管道,汩汩原油,就是由这根管道流入各个石化企业,加工成各种化工产品。
  近年来,江西、湖南、湖北石化产业产值均已超过3000亿元,总量已突破万亿元。仪长管道投产前,这些企业的生产原料——原油,主要依赖于长江船运,受制于水位、汛情、天气和船期等多种因素影响,原料供应这一瓶颈严重制约了炼化企业上规模,提效益。
  为优化产业布局,提高石化产业整体实力,2006年5月28日,中国石化集团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项目——仪长原油管道成功投产。仪长管道朔江而上,为沿江5家炼化企业,特别是武汉石化、荆门石化输送着源源不断的石油“黑金”。
  管道储运有限公司武汉输油处管辖的仪长管道及复线全长上千公里,设计年输量仪长线4700万吨。仪长管道投运后,2013年,武汉80万吨/年乙烯项目正式投产,填补我国中部地区没有大型乙烯项目的空白,每年为市场提供20多种、230万吨的石化产品,带动下游千亿元的产业产值,并产生10多万就业岗位。
  同样的传奇在管道储运有限公司襄阳输油处书写。
  1977年7月,一批誓为祖国献石油的志士,从神州大地的四方八方,风尘仆仆奔赴楚天之下汉江之滨,在魏岗至荆门的田野上摆开了“战场”。仅用半年时间,就构建了魏荆输油管道这一地下动脉,为鄂豫两省的经济建设注入了活力。此后,管道储运有限公司襄阳输油处更是克服了原油品质差、输油量超低的重重困难,经历了4次加热炉更新、3次通信改造、6次大规模劳务输出、4次机构重组,实现安全平稳输油40年,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管道储运有限公司荆门输油处现管理洪荆、钟荆两条输油管道和赤洪部分管段。所辖的洪荆管道自投产以来,一直被称为荆门石化的生命线。自1995年6月18日投产,洪荆管道累计接卸和转输原油1573万吨,为荆门石化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2006年5月28日,仪长管道与洪荆管道相连后,荆门石化也从内陆型企业转变成为沿江企业。所辖钟荆管道于2005年5月18日建成投产后,转输江汉油田原油。截至目前,两条管道累计为荆门石化输送原油6500余万吨。
 
  加油争气 保供暖荆楚
  荆楚大地上,1800余座加油站星罗密布,每天为75万消费者提供服务,为湖北重大工程和生产生活用油全力保障……
  数字和付出的背后,与湖北石油的贡献分不开。“十二五”期间,湖北石油销售成品油3192万吨,缴纳各类税收37亿元;争取中国石化库站建设投资60亿元,通过增加经营网点、拓展油站新业务,增加就业岗位1600多个。“十三五”期间,湖北石油还将累计投入80亿元,规划或改扩建加油站和油库,更好地满足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成品油市场需求。
  每逢春节、国庆、五一等节假日,员工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不眠不休保障全省油品供应;特别是面对洪涝灾害、“三夏”农机用油等市场紧张情况下,湖北石油广大干部员工更是坚守一线,夜以继日保证成品油市场供应,彰显了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员工的责任担当。
  油品销售华中分公司作为华中地区最大成品油资源管理及物流企业,近年来,成品油经营规模连续超2000万吨,销售收入最高达到1500亿元,经营量占华中地区总量的60%以上,其中汽油占比63%、柴油占比59%、航煤占比80%左右。公司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将成品油源源不断地输送至湖北、湖南等省市和国家重点单位及重要行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在面对洪涝灾害、抗震救灾、“三夏”农机用油、冬季“柴油荒”、重大节假日等市场紧张的情况,公司切实将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放在首位,全力以赴做好成品油供应和安全生产工作。
  “和加油相比,加气省多了,跑一百公里能节省二三十块钱,很实惠,天然气真是福气啊!”家住武汉江夏区的出租车司机谢有新笑言。江夏区正是川气东送的受益区域之一。
  川气东送管道是中国石化第一条长距离、大口径、高压力天然气管道。管道西起川东北普光气田首站,东至上海末站,途经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上海6省2个直辖市、21个地市;管道全长2229公里,设计输气能力120亿立方米/年。管线穿越长江7处、山体隧道73处、悬索跨越1处。管道穿越高速公路、铁路、大中型河流165处。
  为将管道建成一条惠及国计民生的民心线、民生线、安全线,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紧紧围绕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天然气管道企业这一目标,确立生产运行“一级调控指挥”生产运行管理模式,构建以管道安全运行为核心的五大保运系统,实现了互惠互利,企地共赢。
  从巴蜀大地到长三角地区,从传统行业到新兴产业,川气东送为千家万户注入了绿色动力。2009年12月31日,川气东送管道开始对湖北省供应天然气,用气量由6300方增至2017年的13.76亿方,年平均增幅达21%,截至2018年10月30日,川气东送累计为湖北省供气74亿方,不断为湖北提供清洁能源,助力经济发展。
  供气以来,川气东送天然气销售中心在湖北省内市场份额逐年攀升,近两年稳定在28%左右,直接服务的下游用户达47家,造福长江沿线两亿多人。
  川气东送服务社会、保供民生的举动,多次收到地方政府的感谢信,被亲切地称为“川气东送雪中送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