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微力量汇聚成大善
“支教志愿行动汇聚起的精神力量已经超越了教育本身,它是西部大开发的一股精神推动力,教育着我们,鞭策着我们。”
——贵州百里杜鹃管委会主任熊灿平
记者到达大石希望小学的第二天,美国一家名为“童心社”的慈善基金组织项目负责人任女士,也来到学校考察。
“通过徐本禹,我们了解了中国贵州有一群需要帮助的孩子,又通过第二届支教团员石晓欣,我们开始实施帮扶计划,至今已5年,一对一资助了将近100名学生。”任女士介绍。
10年来,大水乡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资助下,先后建起16所希望小学,20余名社会志愿者陆续到大水乡支教,数百名农村孩子因外界捐助得以继续学业。
2004年,徐本禹与华农大合作成立“红杜鹃爱心社”,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帮扶农村教育。王成范说:“这几年来,华农大红杜鹃爱心社给学校捐款近10万元,每年还定期接受乡村教师去武汉培训。”
不久前,华农大还与贵州百里杜鹃管委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此后,管委会与学校间互派团体交流访问,华农大帮助培训管委会管辖区内乡村教师,参与管委会辖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等。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每届支教团成员都要学唱这首《到西部去》。
“现在当我再次唱起这首歌,有不一样的触动,和一年前的感觉完全不同”,第三届支教团的丁记峰在日记中写道,“每个人只能献出一份微小的力量,但当众多微力量汇聚时,改变或许就会发生。”
图为:抛起篮球,升起希望
(作者: 编辑:记者田悦 龙华)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