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宜昌频道 > 专家观点

从几件茶道文物看万里茶道源头

发布时间:2018-06-07 12:12:09来源:荆楚网

  整个湘鄂赣茶区的茶叶以羊楼洞最负盛名,而羊楼洞所产之茶则是以芙蓉山为正品。“芙蓉山”已经成为一个公共地域品牌。

  1936 年的民国刊物也也提到羊楼洞芙蓉山的地位:“湖北省以鹤峰所产茶者为最优,惜其产额盛少,故其名不著。其次为羊楼洞及羊楼司所产者,品质善而名亦高。”对羊楼洞茶叶作出了“品质善而名亦高”的全面评价。 并且指出“场址临近芙蓉山,该山所产之茶,品质最为优良,故茶庄之茶,每以产自芙蓉为山为标志。”

  羊楼洞所产的青砖茶,亦称“洞砖”、“黑晋茶”,又称“蒙古茶”,在蒙古高原、俄罗斯远东甚至中亚地区广受欢迎,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

  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同样嗜好砖茶,这一带的民族,千百年来与中华文化联系较多,甚至有不少民族曾经是中国境内的民族,他们早就爱上了饮茶。 随着他们活动区域的变化、国家版图的变迁,这些民族将喜欢砖茶的习惯带到亚洲中部、北部甚至欧洲的伏尔加河流域。俄商从恰克图交易大量砖茶,再贩运俄国远东及彼得堡和莫斯科,以至更远的欧洲大陆和英国,从而取得了巨大的贸易利润。他们甚至开辟了从伊尔库茨克到北美阿拉斯加的运茶路线。

  传统意义上的万里茶道起点为福建武夷山下梅村,山西商人在武夷山茶区采购的茶叶,就地加工成茶砖,运至铅山的河口镇,再水运经信江、鄱阳湖、九江至汉口集中,然后北运。经河南、山西,到达归化和张家口,再运至恰克图(俄罗斯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南部城市),实现对外贸易。俄商再贩运至伊尔库次克、乌拉尔、秋明,直至遥远的彼得堡和莫斯科。

  咸丰三年(1853),由于太平天国起义,武夷山地区沦为战区,茶路中断,精明的晋商决定将茶源转移到同样也是产茶区、 水运更加便捷的两湖地区,晋商选择了湖南洞庭湖边的安化和湘鄂赣三省交界的羊楼洞。晋商在两湖地区投资茶叶种植加工,运茶的路程较武夷山减1000 多华里,运费大大降低。晋商在羊楼洞开设的茶庄 70 多家。羊楼洞成为湘鄂赣三省交界地区的茶叶集散加工中心,商业繁荣,人口达到3万多人,有“小汉口”之称。羊楼洞地区因此成为中国边销茶的主要产地,进而发展成“茶叶之路”的起点。

  位于鄂东南的羊楼洞自唐代开始种植茶叶,在宋元时期就是“茶马互市”的茶源区之一。明代中期,洞茶加工“帽盒茶”运送内蒙,乾隆年间(1736-1795),帽盒茶的生产达到一定规模,山西大茶商“三玉川”、“巨盛川”来羊楼洞设庄收制边茶,年生产砖茶八十万斤。在羊楼洞帽盒茶的生产达到10 万盒,人称“盒茶帮”。

  咸丰末年,“帽盒茶”改制成“川字号茶砖”, 由于山西祁县渠家基业创始人渠同海,字百川,为“川”字辈,寓意“聚财”、“包容”。于是其创建的“大玉川”、“长裕川”茶庄就将生产的砖茶都压有“川”字牌号标记,还设立了与“川”有关的“长盛川”、“巨盛川”茶庄。“川”字砖茶在蒙古牧民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因此,羊楼洞的200多家茶庄,都在所产砖茶印上“川”字。“川字号”砖茶,是羊楼洞的专利。正是山西商人促进了羊楼洞康乾年间茶叶商品经济的初步发展,而羊楼洞也以“中国青砖茶的故乡”而载入史册。